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运用字理教学,消灭错别字................................ 梁凤相
运用字理教学,消灭错别字
 广西省河池市巴马县第二小学      梁凤相  547500 
每次改试卷,总有很多老师唉声叹气:“又是因为错别字丢分。”还有的老师埋怨学生知错不改:“这个字不知纠正多少遍了,还错。” “这个字在班上讲了几次,还有一半人出错。”……确实,老师批改作业、练习、考卷时,都很耐心地圈画并改正学生出现的错别字,有时还在黑板上苦口婆心地讲解过,可学生还是改正不了。写错别字,总体来说就是写“错”字和“别”字两种错误。所谓写“错”字,主要是指写的时候把字的笔画写错了,写出的字不成字,有的是少笔多画,有的是改变了字形等。而所谓的“别”字指的是该写这个字却写成另一个字。这些字有的是因形近而相混淆,有的是因为读音相近或意义相混而写“别”字等。由此可见,不管是写“错”字,还是“别”字,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与汉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有密切的联系。以往学生写错字,老师都是叫学生改对后抄一行、两行,再错的就再抄写,结果学生还是会写错。原因就是学生不知道字理,不明白字为什么要这样写。为此,我们要避免出现错别字,消灭错别字,就要从汉字的音、形、义方面入手。而运用字理进行教学,给学生讲清楚所教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就能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汉字的构形原理,从而大量地消灭错别字,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下面浅谈运用字理教学,帮助学生消灭错别字的几点我都做法。
一、运用演示法牢记字形,消灭错别字。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如表示动作的字),选择形象活泼的演示法,通过体态语言再现动作,将字形与字义建立学生的联想之上,从而活跃了课堂氛围,将枯燥的识字过程再一次变得丰富精彩,使学生对汉字字形印象深刻,逐步培养了他们的洞察汉字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学习“看”时,我一边请学生上台表演孙悟空往远处看的动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他是怎么看的。通过动作演示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手搭眼睛就表示看”。那“看”就是由“手”的变形和“目”组成的。当写起这个“看”字时,他们就会牢牢记得一个“手”加一个 “目”就是“看”,再也不会把“目”写成“日”了。  
二、运用直观法分辨字形,消灭错别字。
利用实物、图片和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叫直观教学法。 它符合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儿童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将这种方法用在辨析易混字形的字理时,优点更加明显,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汉字构形理据的理解,牢记易错字的正确字形。比如“休”和“体”,字形虽然相差一笔,但字义完全不同。低年级学生在习作中常将“休息”写成“体息”。为了纠正这个混用现象,我在教学“休”字时,用幻灯片出示“休”字的甲骨文写法 ,让学生观察。学生马上会意识到:一个人靠在树旁边“休”息呢!老师接着讲解:这是会意字,用“人”背靠大“树”之形表示休息之义。因“体”是比较抽象的会意字,用“亻”和“本”合体,表示身体是人的根本之意,这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有些困难,所以教师就将其字理直接讲解给学生。又如:教“鸟”这个字时,我先出示一张头上有彩色翎毛的小鸟投影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出示鸟的象形字,使学生了解到“鸟”字是根据鸟的形状演变而来的,最后出示楷体“鸟”字,并对其进行分析(翎毛、鸟头、眼睛、身子、尾巴、爪),在理解了字义的基础上强化了字形。学完“鸟”字,我再把“鸟”的一点擦去,问:“如果鸟没有了眼睛会怎样?”“什么也看不见。”“对,眼前就会乌黑一片。‘鸟’字去掉点就是‘乌黑’的‘乌’字。”“乌鸦全身羽毛乌黑,连眼睛也看不出来了,所以‘乌鸦’的‘乌’字与‘乌黑’的‘乌’是同一个字。”这样既学习了“鸟”字,又认识了“乌”字,并形义结合地区分了“鸟”与“乌”这两个易混淆的形近字。这样将汉字的演变过程演示给学生,把汉字变成一幅幅图画,让学生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地过渡到抽象的汉字,使学生记住了字形,再也不会弄混这些字,写错这些字了。
三、运用儿歌法牢记字形,消灭错别字。
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旦记住便永久不忘,为小学生喜闻乐见。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用显浅、琅琅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识字。如:在教学“朝”字,用 “一轮红日升草间,一弯残月落天边” 识记,不仅详解了“朝”的字义,还在孩子们面前勾勒了一幅“旭日东升”图,唤起了无尽的遐想。在教“鲜”字,教给学生这样一首儿歌:“江南水连天,鱼儿味道鲜。塞北羊儿肥,羊肉味道美。”这样的儿歌有效地将字形和字义结合在一起,十分有助于学生对汉字形义的识记和文化知识的吸纳。这样运用儿歌的形式,有效地进行字理识字,使学生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些字的写法,避免了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发生。
五、运用比较法牢记字形,消灭错别字。
在汉字中,有许多是形近字和同音字或音近字,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张冠李戴,那么我们怎样对这些字进行区别呢?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法析解字理进行教学。如:在教形声字“蚂蚁”的“蚂”字时,我先引导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然后启发学生说出“蚂”字是“妈妈”的“妈”字去掉女子旁换上虫字旁组成的。通过比较识记,让学生明白,蚂蚁是昆虫,而妈妈是女性,所以偏旁不同。又如:“蓝”与“篮”怎样教学生区别呢?只要让学生明确其偏旁所表示的意义就可以很好的区别了。“蓝”的草字头与青草的颜色有关,所以是草字头,而打篮球时就是把球投进一个像篮子一样的篮筐里去,所以是竹字头。这样一比较,既记住了汉字,又激发学生去想象,变枯燥的数笔画对比记忆为有趣的形象记忆,使学生记得牢,用得准。
六、运用迁移法牢记字形,消灭错别字。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表现为教师举一,学生反三,活学活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正迁移可以提高识字效率,避免很多错别字的出现。比如“月”字,作为偏旁,是同形的两个部首,有两个称呼:一个是“月字旁”,另一个称作“肉月旁”。在古文字中是异形字。“月”的本义是月亮。有“月”旁的字与月相、光亮、时间等义有关。我们启发学生寻找与这些意思相关的带有“月”字旁的字。学生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搜索出“朝、明、朗、朦、胧”等字。此时老师在黑板上写“肌”字,并质疑:月字旁的字怎么与“肌肉”有关呢?学生迷惑了,此时老师告诉学生“肌”的右偏旁不是“月”,而是“肉”字,并出示甲骨文字形,使学生看出像切下的一块肉形。但是“肉”演变到小篆时写法很像“月”字。于是,人们为了避免混淆,就造了“肉”字,但作偏旁时,楷书还是写成“月”形,所以称作“肉月旁”。作偏旁时主要作意符,所带的字与肉体意思有关。接着,教师出示“有、肌、肠、肾、背、炙、祭”等一串字让学生来理解字义。学生通过偏旁的辨析,理解带有“月”旁字的含义,达到了举一反三的迁移目的,帮助学生大大地消除了错别字。
总之,运用字理知识分析汉字,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掌握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汉字音、形、义关系的理解。是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消灭错别字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