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谈用教材教...............................................刘鈺
谈用教材教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实验小学 刘鈺          553000
听了李斌老师的《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一课,又让我想起那句话“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经常倡导老师们活用教材,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然而实践起来却很难,究其原因,不光与老师重组教材的能力有关,更与老师的阅读量有很大的关系。李老师是课程部督导中心主任,他是一个很爱阅读的老师,同时也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从每周的五节语文课中抽出一节,专门作为阅读课,让学生阅读大量的书籍。在这堂课上,他先让学生紧紧抓住预习提示中的问题进行学习。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难点,李老师通过让学生回顾概括写事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大致说清楚),然后通过自读、思考、交流、相互补充,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说得清楚、完整、简略。他在努力实践学校律动思想下的 “1+2”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学文前的经典诵读,还是学文后的拓展阅读,以及课堂小练笔,都精心选择语言材料。他挑选的《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两篇文章,不仅与本文在写法上有惊人的相似,而且也不乏浓浓的语文味。他用这两篇文章巧妙地架起了阅读和写作的桥梁,让学生自读《踏花归来马蹄香》一文,以先写了——然后写——最后写——的句式理清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再提供有一定语境的《深山藏古寺》,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运用和巩固写作方法,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老师对这节课的精巧执教来源于他深厚的阅读储备,精彩的课堂生成来源于学生扎实的语文素养。课堂上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都很强,绝不是短时间可以练就的。我想:我校今后的语文学科培训中,一定要倡导语文老师多读书,积累阅读素材,活用教材时方可信手拈来,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高效地利用课堂,不要对文章做冗长的分析,而要挤出时间学习写法,加强语用训练,突破当前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写作。巴蜀小学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但缘于老师们脚踏实地的教科研实践,寻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关系,也得益于他们研发的“我是快乐小书虫”书目,我曾在律动报告厅门前看到学生们精彩的、有深度的阅读展示。其实我们学校在进行“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时,我曾经提倡实验教师开发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篇目,可是没有落实。我周围的很多老师都不喜欢读书,自然也没有兴趣了解学生喜欢读什么?应该读什么书?我越发理解为什么一些教育人士发这样的感慨:是否有一天,我们见面可以问读否?实在不行就回到以前的饭否?康否?而非现在流行的忙否?我们常抱怨学生不读书、不读好书,然而我们老师都不爱读书,又如何在学校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达到活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要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教师自身就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个人的学科素养,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沉淀丰富的“源头活水”。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