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从《一次成功的实验》中看成功.............................任明容
教育随笔
从《一次成功的实验》中看成功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东风小学     任明容617000
我今天要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课文讲述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一个小女孩临危不乱,先人后己,和小伙伴们团结合作,最后实验获得成功。教育家的目的是对学生们的品行进行考察,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严峻考验,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当教育家问小女孩为什么要指挥同学们先出去,而自己留在最后时,“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是小女孩不假思索说出的话,这是她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危险真正来临,小女孩也会这样做。同样的实验,我的学生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我决定这课的教学改一改,把先预习再上新课的步骤改为先实验再上新课。
上课了,学生们看见我摆在讲台上的一个窄颈口的瓶子,三个系着绳子的小石头,一杯水,他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好奇和不解。一个调皮的学生问:“老师今天改行了吗?”“老师今天要给我们做30课的实验。”还不容我回答,一个嘴快的学生说道。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同学跃跃欲试,有的急忙翻书查看。
我随即请了三个同学走上讲台,他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走上了讲台,他们特别喜欢这样“活跃”的课堂。看着这些个性张扬的孩子,我暗自担心:他们的实验能成功吗?我严肃地宣布了实验规则。孩子们把小石子放进窄口瓶子里,紧紧地拉住绳子。我开始往瓶里加水,“有危险,快逃!”孩子们似乎紧张极了,同时用力往外拉绳子,慌乱中,绳子缠到一起,弄翻了瓶子。“哎呀!”同学们一片叹息,一脸失望。我遗憾地宣布:实验失败。怎样才能做一次成功的实验呢?带着问题,学生们走进文本,通过质疑、感悟、讨论、总结,学生明白了实验成功的原因:小女孩沉着冷静,先人后己,果断地指挥大家有序逃生。接着,我又给孩子们讲了在5·12汶川地震中,桑枣中学700多名师生有序撤离,安全疏散,无一伤亡的故事。听完后,孩子们沉默不语,也许,这时他们才真正找到自己实验失败的原因吧!
课文内容看似简单,学生多读两遍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面临危险时,怎样把“先人后己,团结协作”内化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道道德难题,或者是一场生死考验。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在灾难面前,求生的本能会使人失去理智、信念。遭遇危险,如果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从自我出发,争先恐后地逃生,那会使场面混乱不堪,人们将自己阻断逃生的路,会因为种种原因造成残酷的后果,这也是生活本来面目的一部分。
现实生活中,孩子们也许看到过:马路上堵车了,川流不息的汽车停滞下来,而一些汽车却“见缝插针”;也许孩子们听过:某家电影院发生火灾,由于惊慌失措逃生的人群一度堵住大门口,使大部分来不及逃生的人们因踩踏、火灾而伤亡惨重……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会为了一己之私而不顾文明礼仪,不顾道德良知,这些社会阴暗面会给教育带来不小的冲击,这对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小女孩的话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在震撼中感受着心灵的洗涤。如果高尚的品质扎根于孩子们心灵深处,他们会自觉抵御一些不良影响,会用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些人生真谛将会是他们认识社会、评判是非的行为准则。我又给同学们讲了五年级课文《桥》中老支书在洪灾面前,先人后己,镇定自若地指挥村民撤离,而最后牺牲的故事。两厢对照,孰是孰非,显而易见。
课后,我让孩子们重新做了一次实验,当然获得了成功。看着孩子们兴奋的脸庞,我想:孩子们如果第一次实验就成功,固然很好。但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一同经受情感的升华,领悟人生的真谛,这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有点深奥,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无法延长它的长度,却可以拓展它的宽度与厚度。在以后的岁月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丰富,他们会认识人生的价值,体验生命的意义,理所当然地去做一些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实验,谁又能说这不是一次成功的实验呢?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