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要想培养学生能力课堂上抓生活素材......................... 付芝刚
要想培养学生能力课堂上抓生活素材
563402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土坪镇高台完小       付芝刚
 
学数学的目的是在于应用数学。而在课堂中恰当地联系我们生活素材,即便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勤学好学的习惯和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根据已知的数学现象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动脑、小组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既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等多项能力。
今年九月,我上的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数学、用数学、课本书第20页例5。)我在这课的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上述理念。                                  
一、课前预设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的复习阶段,我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检查了学生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能力。接下来我就把学生带到生活之中----中午时,我们班有11名同学会跳绳,有6名同学会下军棋,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列出算式。
老师根据同桌交流讨论,汇报后随机板书:
生1:会跳绳的同学比会下军棋的同学多几人?     11—6=5(人):
生2:会跳绳和会下军棋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11+6=17(人)
生3:会跳绳的同学与会下军棋的同学相差几人?11—6=5   ﹙人﹚
生4:会下军棋的同学比会跳绳的同学少几人?     11—6=5﹝人﹞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学生都有了想学习的欲望。
二、激励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采集生活中的生活素材,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紧跟着学生想学习的欲望,教师给学生创设疑难和解决疑难的桥梁作用。
教师谈话:在我们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愿意试着选择合适有用条件,来解答它吗?今天,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最棒!
板书题目:学数学       用数学
教学例5(数学书第20页))。
〈一〉动态出示主题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认真观察后回答:有很多小朋友在踢球。
〈二〉学生边说,老师边用电脑显示〈闪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三〉要求学生,叙述题意。已知条件:【1】有16人来踢球。【2】现在来了9人。【3】我们队踢进了4个。问题:还有几人没来?
三、根据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条件和问题,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师:有3个已知条件,是否都用上呢?生:【3】条件不用。
师:该用哪两个条件呢?生:条件【1】和【2】。
师:该怎么解答呢?生:用减法。通过摆小棒可列出减法算式16—9=7﹝人﹞。所以还有7人没来。
师:解答正确吗?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没来的7人加上已经来的9人等于16人,解答正确。
四、返回书本,巩固运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
通过刚才的新授课的解答,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余条件应用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返回书本知识,目的是加以巩固运用。由于前边看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在解答P20“做一做”时,学生觉得得心应手,很快就完成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
五、拓展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这节课的拓展环节上,我布置的是一道实验作业题,要求学生回家去问自己的父母,养的鸡、鸭、猪、牛、羊等(都是农村的孩子),采集数据之后,根据所学的内容编写一道数学问题,并做好答案,在自习课时,来考考你的同桌或同学,相互交换。
这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素材中来,又延伸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把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并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想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紧抓学生的生活素材,带人到实际的数学问题之中,既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能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让学生学得开心,并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