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爱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中学 孙尚伟
内容摘要: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们怎样才能用爱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呢?我们要强调师生平等,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心扉,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我们要用满腔的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学生的兴趣、激情,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从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出发,合理运用名人引导、赏识引导;需要老师的情感语言和人文关怀,老师用爱去触摸他们的心灵,用爱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让孩子在爱的感召下,跳动情感体验,让他们敞开心扉与老师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孩子们才会真正地爱上学习。
关 键 词: 爱 拨动 学生心灵 情弦
1.要强调师生的平等
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师生需要平等,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有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怎样才有师生间真正的平等?师生间的平等并不是说到就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是传统的角色,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学生们仍然是知识的容器,那么,把师生平等的要求提千百遍,恐怕也是实现不了的。很难设想,一个高高在上的、充满师道尊严意识的教师,会同学生一道,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平等的地位,只能产生于平等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地参与。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师生平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这也正是师生平等、积极互动的深切含义。
总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导致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清醒的认识,从而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实现这种转变。老师与学生要真正的平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2.教师要尊重、理解、相信、赏识学生
2.1.尊重学生,感受爱的暖流
自尊心是一个学生的精神支柱,是向善的基石,也是学生成长的内动力。人人都有自尊心,我们的学生和我们一样需要理解和尊重,特别是在班级体里老师的言行举止都体现着对学生的自尊心的影响,如果你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那么学生就会受到打击和摧残,失去向善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心存遗憾。
教师尊重学生要像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在教学过程中,让“教”为“学”服务,特别是老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在课堂上,不论学生的发言精练或者罗嗦,老师都应认真倾听,找出关键之处,启发点拨,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后进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给大家做讲卫生教育时,他指着前排的一位学生说;“大家看,某某同学的耳朵多脏啊。”在全班同学面前,这位同学无地自容。从此以后这位同学一上课就觉得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注视他的耳朵,精力集中不起来,成绩一落千丈。老师早已忘记批评他耳朵的事,没想到一句不尊重学生的话对他有这么大的伤害。
有一次在我的数学课上,我刚发完测试卷,好多同学都在互相看分数,改错,我忽然又发现王小明同学接到卷子后连一道题都没看,慌忙把它塞进了桌斗里。我知道他是怕同学们看到他的三十五分,我评卷子的时候我看见他目光不敢和我对视,一节课没抬头,第二次测试我不让同学们写名字,发卷子时随机发一张,我只总结班里成绩分布情况,这样我讲评时大家都能做到认真听讲,特别是王小明等几个平时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上课敢发言,下课也乐于问问题了,我想是我在呵护学生自尊心上重视了,他们也从这些细微的变化中感受到了老师对后进生的关怀,这样我能更亲切地走进学生的心里。
2.2.理解学生,感受爱的涌动
学生年龄小,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阂。
例如,对待班级中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急于将他们与班中的优秀学生比较,怎么别人都学会了,你还没学会,而要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去检讨一下,在解题方法上他可能遇上了什么困难,有没有简单易懂的方法来使他掌握。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等方式来缓解学生怕学习的紧张情绪。如果是学生因为懒惰、不愿意学习而造成的,要予以及时的批评指正。教师提出批评,学生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是民主平等的表现;学生提出意见,教师能够耐心听取,给予积极响应,也是民主的表现。教师有错误,及时承认,及时改正,就能获得学生的谅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
2.3.相信学生,感受爱的力量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不但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有时还会激励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
今天早上有个同学来找到我说:“老师我的作业没有写完,现在没有交,我能不能写完后再交给你。”我一看是一位女同学,他来的时候好像很害怕的样子。因为我刚刚批评过几位没有交作业的同学,她很害怕我批评她。我就问她为什么没有写完作业,她说昨天晚上作业比较多它忘了。我当时就想,可能是她在做别的作业时遇到了困难耽误了时间才没有写完。我当时就给她说,没关系,抽时间补上,另外我根据她的学习情况把一些对于她来说比较难的一些题目去掉了,好让她对数学有学习兴趣。她走后我找她的同学了解了情况,事实真是我想象的那样,她在钻研一道对于她来说的难题,把作业时间给耽误进去了。不一会儿她就把作业做好交上来了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也更加努力了。其实学生能找到老师承认错误就已经很不错了,她们能够意识到自己错在那里,该如何改进。而有时我们老师却不相信学生,不会用宽容的心来对待。
2.4.赏识引导,感受爱的源泉
经常鼓励学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当一个教师真正爱学生时,他的注意力将不再放在学生错误的行为上,赏识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在我们真诚地赞扬学生时,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对学生不要总是说“你能做好吗?”之类的话,而一句“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好”,变批评为赞赏,会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
赏识要从小处着眼,积极鼓励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如果我们只关注学生的最终期末考试和开学考试成绩,而忽视他们微小的进步,会使学生索性不去尝试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因为他一下子看不到长远的目标,会缺乏耐心和意志力,赞赏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鼓励和肯定。如当某同学正确回答一个问题时,你的一个微笑和手势都会给他精神上的巨大鼓励和支持。当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应不急于指出错误,而应给以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给学生自我纠错的机会。在学生表达不清或者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老师可以说:“哪位同学明白了他的意思?”或“他的意思你们听懂了吗?谁来说一说?”------让学生自觉纠错与无痕之间,凸现宽容,体现人文的关怀。
同时教师平时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效果反而比严肃的说教要好,这样实施成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同时又不忘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对于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讲述,教师应由衷地赞赏,送上掌声。老师能发自内心的赞美,会在学生的心头激荡许久许久。
2.5.俯身是爱,有时无声胜有声
语言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有时用发自内心的动作和表情进行赞扬,比用语言赞扬更真实而富有感染力。还有,老师应用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每个学生感到老师的关注。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走到每一组学生中间,俯下身子,倾听发言、参与研究,成为小组的一员。在看似不经意间,教师以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给学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正如教育家加里宁的一句话:“一个蔑视的眼神可以使一个孩子自信的天平失去平衡,而一个鼓励的眼神却可以使他燃起希望的火花即使是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神情,一种动作,也可能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因为教师的工作决定了教师言行的特殊性,因为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身上各种微末的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更微细的事物”。
俯身是爱,无声语言会给课堂增添独特的魅力。
总而言之,只有老师用爱去触摸他们的心灵,用爱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让孩子在爱的感召下,跳动情感体验,让他们敞开心扉与老师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所有的孩子们才会真正地爱上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