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特普结合,求同存异,互为依托,均衡发展............... 余俊,王龙江
特普结合,求同存异,互为依托,均衡发展
永川特殊教育学校  余俊
     永川万寿小学    王龙江
【摘要】教育是全民的教育,在和谐社会的今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早已在贯彻、在实施。在义务教育这个大家庭里,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做为教育对象的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一样的,教育的理念是相同的,教育的责任是一致的。如果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以下简称“特普结合”),一定能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  普通教育  均衡发展  新课改
一、特教教师现状分析
目前,我市多数特殊教育学校专业教师所占比例较少,多数教师均由普校调入。因信息闭塞、交流机会少、教学压力不大、活动空间狭小等诸多因素,特教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尚待提高,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对口专业教师严重欠缺。
2.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由于特校教师长期处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下工作和学习,持续的疲劳以及物质精神上的贫乏,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比较突出。
3.思想认识落后。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存在一个共性,即缺乏可比性(一个区县只有唯一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而在一所学校内,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缺少参照);教师所培养和教育的学生被社会认同有限,教师缺乏成就感。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教师思想松懈,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4.教学观念陈旧。观念是教师精神变革中最内在,而且是最具前提意义的条件,是教师所有教学行为的思想基础。而目前在普通教育中,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行,而特殊教育新课改进展缓慢,多数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仍然用的是那一套死记硬背,不适应现代特殊教育需要的教学模式。
5.专业技能缺乏。特教专业教师年轻缺乏教育教学经验。他们毕业任教后与外界交流少,继续教育培训也相对较少,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渠道狭窄,教师专业素质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特普结合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推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有利于缩小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有利于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缓解特校师资薄弱的矛盾。通过普教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可以带动特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4.有利于特校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能力的提升。
三、特普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课改之风进校园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不断得到彰显,一些好的经验,好的措施更是接踵而来。这就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机会。机会都是为有准备之人准备的,特殊教育就是要借机生风。
1.理念之风
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内容,使它更贴近生活,改变课程结构,使它更趋于合理,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更易接受;改变学习态度,使学生更爱学习;改变评价方式,使学生更加自信。这些改革的实现首先要改变教师们的思想,让教师有一个正确认识,可以说是让教师来一次头脑的洗礼。做为教育对象的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一样的,教育的理念是相同的,教育的责任是一致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理想。在美国,他们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口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这里所说的孩子也包括着残疾儿童,残疾儿童今后能够自食其力,就意味着也给社会减轻压力,给他们的家庭减轻了负担。现在国家在“科技兴国”的战略指导下,对教育的投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令人耳目一新。今年又提出免除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我省今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已开始免除。特殊教育可以说走在了前列,早在几年前就免除了学生的杂费书费。这无不体现着国家重视教育,重视人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当然我们要对特殊儿童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1)人人皆可教。每个特殊儿童,即使是重度残疾儿童,只要有合适的特殊教育设施,仍然可获得教学效果。
(2)人人皆有用。每个特殊儿童经过适当的教育与训练皆可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特殊儿童不仅受到社会的照顾,而且在人格上应受到尊重,不仅不应受到歧视和排斥,而且应予以关怀、赞扬与鼓励以肯定其存在的价值。
(4)每个学生的学习倾向都有其独特性,所以针对每个特殊儿童的个别化设计教学很有必要。
2.校本课程之风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是我们教学的文本,我们的教学要省时,高效,要有针对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课程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即国家,地方和学校。这无疑为学校开发,利用校本课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领域,它也正与特殊教育课程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谋而合,由于特殊教育在当地社会地位不同,各地的经济发展也不同,学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不一样,必然促使我们特殊教育的校本课程凸显出来。我们要合情、合理地开发好校本课程,让校本课程真正为学生服务,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
(1)要整合课程内容,我们特殊教育的课程内容繁杂,学科课程意识较强,造成学生获取知识内容狭窄,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更不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要以综合课程为主。课程内容要贴近生活,注重实际,抛弃那种大而空,繁而难的理论,要简简单单搞教学,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比如聋校的语文教材,怎样打破文本顺序,根据本地的情况,学生的接触面,季节的变化来选取课文,要以学生真正能理解,真正能应用为出发点,为学生设计一些学习情景,让他们多学一些生活中的语文,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多掌握一些生活中的技能,虽然各校情况不一,教师的能力有限,但我们要向这方面努力。
(2)要多元评价学生。自信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要用赞许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你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所以教师要多元评价学生,多鼓励、少批评,甚至不批评,你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爱意的抚摸,一个理解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都会给学生自信和动力,我们要深知,每一个残疾孩子在他们的父母心中都是一个美丽的天使,让他们永远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3)要把握教学方法。由于残疾学生的残疾类型不同,残疾程度各异,所以我们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兴趣化,实用化。真正体现出学生个别化教育理念。理论来源于实践,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从经验中提炼方法,最后形成一套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
(二)走出校园,开阔眼界
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普教和特教要相互依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1.加强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教师之间的交流
特教教师与普教教师因教育对象的差异,基本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长期以来缺少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特教事业的发展。如果两个体系的教师可以在一起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可以到对方教育体系中担任班主任或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既可以提高特教学校中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也可以丰富普通学校教师的教育管理经验,将有力地促进普教与特教的共同发展。
2.加强特教学校和普通学校学生之间的交流。
特教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使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相互交流、相互接纳,以达到心理上的共融,如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可以在一起开展“手拉手”、“一帮一”等活动,使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人人平等的观念和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通过活动,既提高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交往的能力,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增进了他们对生活的了解。同时,特殊儿童自强不息、残而有为、奋发向上的精神也会促进正常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刘明主编:《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百科全书》,2006年11月出版
张文京编著:《特殊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9月出版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