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关注文本特色,彰显课程性质.............................. 陈柏君
关注文本特色,彰显课程性质
                      汉中市略阳县东关小学   陈柏君                           
摘要:一堂课是否教到点子上,关键在于是否选择了合适的内容,是否依据学生实际确定了恰切的教学目标,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科学、合理地解读教材就必须关注文本特色,体现独有价值。(一)、把握文体特色,确定教学内容。(二)、紧扣语言特质,确定教学内容
关键词:  文本解读   课程性质  文本特色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教材不全等于课程内容,它只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文本解读时,教师应坚守这样的课程意识,不仅要关注文章内容,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要将语言文字的训练渗透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中去,学生才会得意得言,得趣得法,语文课堂才会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一、把握文体特色,确定教学内容。
“阅读和写作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是不得要领的”。(潘新和语)对于实用文,得其意便可忘其言,而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品其言才能会其意。不同体裁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具有体裁教学意识,根据文体特色确定教学价值。下面以《牛郎织女》为例谈谈笔者的实践:
《牛郎织女》是一则民间故事,人物涉及不多,故事情节简单,言语通俗易懂,感知人物形象对于学生来说不难,作为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是有它独特魅力的,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发现它的魅力,感受到它作为民间故事的独有价值呢?经过研读,我选择了以下几个切入点:
1、补充原文阅读,丰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
对比原文,我发现苏教版《牛郎织女》删掉了原文的不少细节,如相遇前各自的生活处境,婚后的幸福生活等,而这些细节又恰恰为烘托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牛郎织女的人物形象,深入探究他们结合的原因,能帮助学生深切体会到以王母的残忍及故事结局的意蕴。教学时,如果能适当地补充原文,不仅可以拓展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感,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2、巧设讨论话题,深入体会文章思想内涵。
在理解课文内容,充分感知人物形象后,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①“民间故事大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情感,这则故事流传了千年,经久不衰,你认为它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②“既然表现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故事大可写成牛郎织女相亲相爱、白头偕老,为什么还要写王母呢?”
③为什么要幻想女郎织女的鹊桥相会?能否对这个故事的结尾说说你的看法。
这样,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思辨中,一方面从文体特性的高度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也领会到故事人物及情节的象征意义,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欣赏品位。
3、拓展阅读视野,培养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理解文章本身的思想内涵固然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意,但作为民间故事,它还应该承载独有的教学价值,毕竟入选教材的这类文章很有限,如何能彰显它的核心语文价值呢?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有人说,织女牛郎天河相隔,这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也有人说七夕鹊桥二人相会,谈不上悲剧,你怎么看?”不同的人对文学作品的感受是不同的,在学生交流后,相机补充范成大和秦观的《鹊桥仙》,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作品,接着又补充七夕节诗文和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
教学时,教师倘能关注不同体裁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品味语言,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二、紧扣语言特质,确定教学内容
任何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作者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往往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这就是一篇文章区别于其他文章的语言特质。我们一线老师在文本解读时,倘能关注语言特质,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做些具体的说明:
1、关注写作特色,在阅读中领悟表达方法。
《船长》一课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解读教材时,从写作特色入手,很容易就会发现在塑造人物方面文章主要侧重以语言(船长的三次命令)来刻画人物形象,用对比反衬来凸显人物精神,而前者并非本文所独有的写作特色,也是大多学生熟悉的,因而并不需要在课堂特别强调,反倒是后者,我认为它恰是本文在教学上独有的价值。基于这样的解读,如何让孩子对对比反衬手法有比较清楚明白的认识呢?反复斟酌后,我设计了组块教学,将散见于文中描写失事人群的句段整合成一块,让学生品读感受,然后再引导孩子关注主人公船长的言行,以三次命令为线索,展开教学。这样的设计“块”与“块”之间对比分明,学生自然对文章的这一写作特色有了深入的体会。
2、注重语言实践,在运用中实现吸收内化。
解读教材最终的目的是更好地确定优化教学内容,在教材研读时,应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精选有效的阅读训练点,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仍以《船长》一课为例,叙议结合的手法是本文的又一大写作特色,议论性语句丰满了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这种写作手法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尚属盲区,仅让学生了解、区分叙述语句与议论语句是不够的,倘若能够让学生迁移运用,必会为他们的文章增色。在教学中我相机出示议论性句段,直接告知学生这是作者对人物的“评价”,使学生对“议论”先产生一个感性认识,而后通过抓关键句反复引读,强化对这些议论性语句的理解,课末设计了练笔环节:“看着暮色中徐徐沉入大海的哈尔威船长,你想说什么?”以此为由头,让学生写写对人物的评价,自然达到了写法迁移的目的。最后,学习末段“作者评价”,学生在对比中欣赏、领会了“议论”的点睛妙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了“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参考文献:闫学,《小学语文文本解读》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