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张峰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贵州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鲁屯中学      张峰

内容摘要: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是保护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具备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技能以外,还应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充分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法律知识。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渗透   法制   教育

     邓小平同志曾经高瞻远瞩地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强调“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健全人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呢?我认为可从下面两方面入手:

一、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的重大意义

1、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新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的目标,它确立了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根本原则,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全国人民,青少年是全国人民的一部分,而且在学科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贯彻党治国方略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事关祖国的繁荣昌盛,是千秋万代的大事,因此,我们必须对青少年进行促有成效的法制教育,让他们不仅能知法、守法,而且将来还能应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应用法律治理国家,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促进我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2、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当前,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的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有人曾把青少年犯罪、吸毒贩毒和环境污染称为社会的三大公害,并把青少年犯罪排在第一位。有些犯罪现象或许在青少年看来,只不过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法”在他们心中毫无观念可言。究其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懂法、未学法,自己有意无意触犯了“法”,犯了法自己不知道。因此,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渗透法制教育,使其懂得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法律要求不能做的坚决不能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这样就有可能极大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使广大青少年都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

   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就明确提出:“要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教育水平、名族法制教育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强调“要在全民中进行遵守宪法和法律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使人们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让人们懂得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相关的法律,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善于应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作为青少年,如果不懂法,不学法,很难成为一个合格中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是非常适宜的。

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1、作为渗透法制教育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必须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

古人有云“育人者必自育”。教师在教育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同时必须作出表率,在各方面都要规范自己的言行,特别是要表现出其应有的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同时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寻求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切入点,积极开展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学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获得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2、在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要

由于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有的学科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不是直露的、抽象的,而是含蓄的、潜移默化的,因此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自觉延伸,让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能获得相关的法律知识,切不要生拉强扯空洞说教,这样是不会激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如在教学《喂——出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时让学生展开“在现实生活中乱丢垃圾滥砍滥伐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该怎样做?”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环境保护法》。在教学《威力斯商人》(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时就可让学生模拟庭审编排课本剧的活动,既能增加课堂教学气氛,又能使学生学到相关的宪法知识。《散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是一篇情与境都很美的散文。然而生活中总会有些不美的事情,如今,子女遗弃年迈父母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某乡镇,一位 80 多岁的老年人至今无人赡养,家中两女一儿都不尽赡养的义务,最后老人只能将自己的亲生子女告上法庭。然后,在法庭上,子女们数落着老人的过错,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拒绝赡养义务。最终,法院强行判决了三位子女每人每月付给老人 50 元生活费及 10 斤大米,儿女们仍然表示不同意执行,纷纷扬长而去。老人留下了辛酸的泪水,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慢慢地离开了。这样的事件在我们的生活时有发生。(据贵阳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报道)同学们知道这三位子女为什么被告上法庭吗?让学生讨论后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 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四十五条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发生纠纷,可以要求家庭成员 所在组织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调解前款纠纷时,对有过错的家庭成员,应当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人民法院对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申请,可以依法裁定先予执行。这三位子女因为不履行赡养义务已经触犯了法律。我认为子女成年后有能力去赡养自己的父母是非常光荣的。这也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下一代,什么是孝、什么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所以我希望这个事例中的三个子女要能明白这个道理,不要在自己年迈时遭到相同的境遇。让学生从中认识到孝是代代相传的,家长是每个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事件中的这几位儿女,是因为文化水平低导致了道德意识差,甚至可悲到了目中无法的地步,因此,同学们应当学好知识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具备法律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法”的教育。

3、在渗透法制教育的外延上要让学生与学法、守法、用法、宣法、生活相结合

学生既是学习法律知识的主体,也是宣扬和使用法律知识的载体,他们在与教师、家长教复式的学法过程中,通过点滴渗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了实质性的认识,再通过生活互动,将懂法、守法、用法的要求,进一步影响到家庭、社会生活中去,让教师、学校、家庭、社会一线相成,从而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识。如针对农村居民毁林开荒、乱占耕地、闲置、荒芜耕地、造谣诽谤中伤他人、私拆他人信件等等也是违法行为。让他们在生活中懂得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不允许的,自觉遵守宣扬法律行为规则,抵制一切违法行为。并能应用学到的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益,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总之,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的目标能否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科教材的特点,对学生渗透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意义是非同小可的。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