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吴国昌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试验区鲁屯镇初级中学    吴国昌

内容摘要: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培养中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法制教育,使法制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很有必要,是当前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历史   法制    渗透     教学

俗话说“言之无为,行而不远”,“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自古以来我们教育就有“文道统一”和“文以明道”的基本传统和基本原则。中学法制教育的主要使命是对中学生进行宪法和主要法律的教育,培养中学生学会利用法律保护合法权利,明确作为社会成员必备的社会责任,了解公民应尽的义务,增强守法意识。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呢?我认为: 

一、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的重大意义

1、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新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的目标,它确立了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根本原则,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全国人民,青少年是全国人民的一部分,而且在学科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贯彻党治国方略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事关祖国的繁荣昌盛,是千秋万代的大事,因此,我们必须对青少年进行促有成效的法制教育,让他们不仅能知法、守法,而且将来还能应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应用法律治理国家,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促进我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2、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当前,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的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有人曾把青少年犯罪、吸毒贩毒和环境污染称为社会的三大公害,并把青少年犯罪排在第一位。有些犯罪现象或许在青少年看来,只不过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法”在他们心中毫无观念可言。究其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懂法、未学法,自己有意无意触犯了“法”,犯了法自己不知道。因此,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渗透法制教育,使其懂得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法律要求不能做的坚决不能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这样就有可能极大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使广大青少年都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

      人的素质,包括身体、心理、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民族法制等方面的素质。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就明确提出:“要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教育水平、名族法制教育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强调“要在全民中进行遵守宪法和法律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使人们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让人们懂得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相关的法律,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善于应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作为青少年,如果不懂法,不学法,很难成为一个合格中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是非常适宜的。

二、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要有要有选择性

    要在历史教学中开展法制教育,教师首先要有目的、有系统的发掘历史教材中法制教育的材料,选择教育内容。

    第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历史上的法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主义法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1982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等,其中进步作用占主导地位。另一类属于私有制社会维护剥削阶级的法制,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如《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奴地主阶级维护自己利益和镇压奴隶和平民反抗的工具,但是它却是世界现存的最早的成文法典,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由制宪会议颁布的《人权宣言》,其中倡导的民主自由思想肯定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它又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从而又暴露了它的阶级局限性。

    第二,要注意选择历史知识与法制教育的接合点,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史实,把法制教育有机的结合进去,才能使教育入耳入脑。如在学习文化大革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清当时我们国家由于民主和法制不健全,“四人帮”横行,全国上下一片混乱,许多人遭到残酷迫害,有的甚至被迫害至死,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从而让学生明确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于国于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1)、课内法制渗透。教师把法制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于历史教学中,在课内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到达教育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这一课时,根据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逐步加强,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已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实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违法者无论是官是民,也无论职位高低,一律绳之以法。并联系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克等,均因贪污受贿受到法律的严惩的史实,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的尊严。

   2)潜移默化法。在学习“贞观之治”时,学生阅读了史书记载贞观年间的情况: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夜间不关门也不会被盗,商人携带货物财宝远行也没有危险。犯罪人数大大减少,有一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只有29人,比以往少了很多。学生不仅对唐太宗的开明务实、雄才大略所折服,而且学生在阅读中认识到了“贞观之治”繁盛局面的出现原因之一就是以法治国(唐太宗实行简法轻刑、让大臣制定出《贞观律》),从而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法制教育。

3)课内外结合法

法制教育的渗透,不应只局限在课堂里或书本上,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思想教育任务。教育学生学法、守法、用法也是历史学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引进源头活水,或课内、或课外,或请进来、或带出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每个有责任感教师的使命。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深感任重道远,因为中学时期是一个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法制教育素材,把握好时间、尺度,一点一滴点点滴滴不间断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一定能使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接受知识,增强法律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