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探讨 韦兰香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乔利乡乐圩小学 630600 摘要: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教学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要搞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学校把一个班级交给你,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你,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生活态度怎么样都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大关系。农村学生大部分家长都在外打工,自己留守在家,缺少亲情的抚爱。任性、顽皮、恶习满身皆备,家长的话是耳旁风,更有甚者会对父母吆三喝四。社会,家庭给农村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关键词:农村小学 班主任工作 留守儿童 缺少亲情; 农村办学难,教学条件差。学生接受教育又一定的局限性,音体美的培养,相对薄弱一些。学生除了啃书本,还是啃书本。学校活动少,学生见识少,劳逸结合效果很差。困难就摆在这里,克服困难,力争向上。利用限有的资源,大胆创新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各种表达能力。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要管理好农村小学的班级,必须得分析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根据实际采取相关措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才能与时俱进,走上正规化、系统化的道路。在多年的工作中,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现在农村小学的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完成学习上的任务,但是少部分学生如果管理不好,将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农村小学条件差,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使得一些教学点撤销与合并,学生集中到相对路远的完小,而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娇惯脆弱,受不得点滴委屈,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目不识丁的爷爷奶奶带,由于娇惯,疏于管教,养成了一些坏习气,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各方面,用多种方法尽早了解学生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把特殊儿童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因此,作为班主任,仅仅抓好学习成绩做严师是不够的,还要抓好生活做慈母。在这里我谈谈自己任班主任以来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德育工作要言传身教,以诚取信,以正立范。 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老师自己都做不到,还要求我做!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大。《中小学教师行为道德规范》里就明确规定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所以,当我要求学生做到时,我总是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就会在学生到校之前到;比如,要求学生每天早上七点到校,自己就得每天提早十几分钟到教室;我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我就一定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在言行举止、衣着穿戴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外,还得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为了更科学、有效的管理班级,少犯错误,我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则,一视同仁,让学生信服,努力增强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持久而深远。平时,教师要思想端正,生活习惯良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真正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如果每个班主任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 二、着重精神力量,高举表扬的旗帜。 学生都希望能寻找一个自己能归属的群体,并在这个群体中获得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心理意义上的教学是人的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记得初为班主任时,总以为学生比较难管,个个是淘气包,捣蛋鬼,因此在学生面前始终板着一张脸,有时甚至对学生热情的招呼也置之不理,“师道尊严”做得很好,对学生的错误更是从严处理,渐渐地我的班级在学校各项量化考核中成绩越来越突出,学生也越来越“怕”我,有时不免还陶醉在于那威风八面的良好自我感觉中,但我却突然发现学生和我已经很疏远了。每当我想起孩子们在自己面前那躲闪的眼神,吞吐的话语,在犯错时那左躲右闪的情形,想起本应天真灵动的天性,竟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不禁感到迷惘。一次我外出学习几天不在,等我回校,老师向我反映在我不在学校的几天班级乱翻了天,而且这几天的量化考核也一落千丈。为此,我陷入了沉思:一个只能让学生产生敬畏,而无法让学生喜欢,让学生信任的老师,也能获得许多荣誉,但最终无法赢得孩子们尊重,更不能称之为优秀班主任。我不妨大胆地说,敢不敢欣赏学生,信任学生,能不能让学生信任自己,是判别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尺!从此,我大胆尝试主动与学生交流,尝试与学生沟通,把自己融入了班集体中,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去放弃空洞的说教,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尝试站在学生的立场,从欣赏的角度看学生,渐渐地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也上了一个台阶。记得那一年我意外受伤,一个礼拜没能上班,可全班秩序井然,而且学生自制卡片,全体签名,祝愿我早日康复,期待我早日回校上课。从那字里行间,我深切感受到学生的真情,这也加大了我“用信任换信任”的决心。 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我们班主任作为教育者,不妨拿起表扬的武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例如:韦东飞同学刚来我班时,成绩非常不理想,还经常违反纪律。可是当他的班级工作被多次肯定后,他劲头十足,也严格了对自己的要求。如今,他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他负责的班级体育工作却是十分出色,从来都不需要我的督促,马中选考还顺利考取了。我还想尽一切办法让班级在学校中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得到学校表扬,以此激励同学注意个人形象,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进步。如每年的运动会开幕式,为了让学生在公众场合得到鼓舞,我总是力求出新,每次都得到了学校的表扬,也就是这样一个小举措,增强了学生整体向上的凝聚力,良好的班风就能逐渐形成。由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必要的表扬是成功的阳光、空气和水。但是,我认为表扬要注意对象,注意时机,注意场合,注意分寸,否则表扬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味道,甚至会被人以为是讽刺、挖苦等。 三、坦诚相待学生,处处体现公心,造就人格魅力。 学生心中都有一杆秤。别看学生人小,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出好与坏。班主任不能过于偏爱班委会的学生。过于信任班委会的学生,就会出现偏心的教师。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管理者,是班级的小主人,都有资格为班级出谋划策,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看到很多的班主任,从小就培养起自己的小助手,这些小助手身上也有很多的坏习惯。但是,有些小助手的坏习惯再多也是某些班主任眼里的小红人,贴心人。就凭小助手这么一说,班内谁谁不好,班主任就会全然相信,听一面之词,就去断案。不去调查,不去谈心与沟通,对着学生劈头盖脸的批一顿,学生不敢怒,只能把偏心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偏心如影随形的跟随学生一生,挥之不去。偏心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更不利于班集体的和谐发展。小助手可谓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对班级工作帮助很大,也有很大的弊端。班主任工作中,视每一个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从不另眼相待。用自己真心的爱去感召学生,犯了错误,对事不对人,严爱相济,不偏不坦,师生感情融洽。但仍坚持着自己的坚持,不断探索新思路,努力做一个学生心目中公正而完美的班主任。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何况是孩子呢?如果面对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小事,我们能多一点淡定多一点乐观,相信我们的班主任会干的更轻松更开心一些。相信有更多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农村的教育将会是一片艳阳天。要学会谈心,倾听、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的教育资源。 新时代对农村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提出了新的理念。我也在用真心、动真情呵护着每一个学生,加强自身的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每一个学生,努力做一名智慧、开明、可敢的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