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想象--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均口中心小学 邓福秀 邮编:354505 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数学中很多知识是想象的产物。学生的想象,就像哈里波特手中的那根神奇的魔术棒一样具有神奇的魔力。她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利用好想象这根魔术棒呢?本人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找准起点,为想象的翅膀找到起飞的基石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认识观》一书的扉页写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些,并根据此进行教育。要让学生寻想像的翅膀能起飞,就必须要掌握好你应加多少力?怎样掌握风的方向等等。就好像风筝起飞一样,使用蛮力可能只是事与愿违。如在教《鸡兔同笼》时,虽然这是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在课堂中从未出现过,但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并不是课上才接触的数学,他们已经对此问题中的推理法、假设法、方程解法有所了解。但推理法中的如何较快推算出鸡或兔的只数,为什么能这样推?这些问题还比较模糊。假设法中的为什么假设全都是鸡,而先算出来的却是兔子?而如果假设全都是兔子,先算出来的却是鸡?这些问题学生还是一头雾水。方程法中列方程的依据还依然是一知半解。为什么除以2的时候,一个2就是一只兔?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我们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同,就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为学生加一把适度的力,风筝利用这恰到好处的力,才有可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顺利起飞,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角。 二、要让学生学会想象,老师应先学会想象 学生的思维想象力的激发,而想象力的激发又要靠教师的引导。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想象,教师应先学会想象。同样一节课,没有想象力的老师可能上得如嚼白蜡般索然无味,因为他们的脑子里只有数学课本中的数字与一成不变的数学知识,那么这种教学自然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正好相反,如果教师具备了一定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就一定能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相对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深奥难懂的知识。老师若能运用恰当的想象,想象成不那么难的美好事物,这样一来,学生便能随着老师在想象中快乐的自由的想象、学习。小学生学得明白、有兴趣。这样就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如在教“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内容时,按常规教法是按书上的流程进行,虽然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但从练习反馈来看错误率却相当高。有位教师极有教学智慧,富有想象力,把平移图形的三个步骤即定点、移点连线,想象成是在牵“牛鼻子”。多大胆而形象生动的想象呀!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在玩手势中牢牢牵住图形中的“牛鼻子”,通过牵“牛鼻子”使“定点、移点、连线、成图”的过程浑然一体而又趣味盎然。 三、用好体态语言,为想象找到具体事物的支持 小学生的年龄还小,这一阶段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要让想象发挥最大的作用,离不开教师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它能调解小学数学中的抽象性与学生的具体思维之间的不和谐。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前面已通过课前了解得知学生对假设法中为什么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子,而先求出的却是鸡这个问题很难理解。那么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呢?本人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刚上课,我在黑板上写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在学生初步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教师初设的问题后(用假设法解题的同学是这样解的:假设笼子里全都是鸡2×8=16,26-16=10,4-2=2,兔的只数lO÷2=5(只),鸡的只数8-5=3(只)。)一位学生对用假设法解题的同学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你前面是假设笼子里全都是鸡,而为什么先求出的却是兔子的只数?”显然,大部分同学对这个问题还是心存困惑。用假设法解题的同学也解释不清。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群活蹦乱跳的鸡和兔子,先是一弯腰,将两手放在与脚同一平面上,这时学生特别的好奇,老师这是要干什么?我轻轻一笑说:“我这样像题目中的哪种动物?”同学们不屑一顾的说:“那还用说,四只脚的自然是兔子先生了。”我指着一组同学说:“那也请这组同学和我一样,扮一回兔子先生吧。”“现在兔子先生请注意,命令你们举起两只手!”这时可能他们心里在想:“这老师,怎么让我们玩起了这样的游戏?”“有没有哪位同学发现了什么?”,“这时站立在地上的鸡的脚的只数和兔子的脚的只数是相同的,都是两只。”同学们争先恐后回答。突然,有部分学生小手举得老高,似乎有什么话急着要说,“老师,我明白为什么前面假设全都是鸡,而先求出的却是兔子了。”只见这个同学脸涨得通红,两只小手拽着拳头,举得老高,“因为假设全都是鸡,也就是这时兔子脚的只数和鸡一样也是两只了,26-16=10,这10只脚就兔子先生们举起的手的只数。一只兔子举起了2只手,10里面有5个2,就说明有5只兔子举起了手,那么先求出的当然是兔子了。老师,对吗?”“对,兔子把两只手举起来了,所以少掉的脚的只数自然就是兔子举起的手的只数。”另一位学生来不急等老师的同意便站起来说。这时,全班同学有种顿悟的感觉。我发现只有少数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理解。我再接过他们的话放慢速度说了一遍,这样一来,大部分同学都能较好地掌握了。 想象是一把开启儿童智慧的金钥匙,正是这根魔术棒把学生从抽象的数学知识带进了神奇的、让人极易理解的生动形象的灵动世界。数学课堂因想象而精彩,数学课堂因想象而更加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