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让阅读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陈巍

        

 让阅读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珲春市第八中学校    陈巍  邮编:133300    

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笔者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让阅读成为自身进步的阶梯。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阅读的巨大动力。阅读初期所选读物要语言质朴生动,内容引人入胜,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要尽力选那些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的读物。同时必须遵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难易适当,就一定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搞好阅读的信心。阅读初期可向学生推荐的书籍:1、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书。如《十万个为什么》、《小博士知识文库》、《大自然探索》。2、谈理想、人生和追求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书。如《中国青年》、《演讲与口才》、《少年文艺》等刊物。3、传统的中外经典名著和现当代经典名作。如《悲惨世界》、《乱世佳人》、《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4、读一些革命领袖、名人、英雄人物的传记,如《周恩来传》等,以名人的事迹来激发其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对学问的探索,要学习孔子的“韦编三绝”精神,直到读懂理解为止。对有启迪的扩大眼界和丰富知识的读物,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泛读或浏览。笔者认为,对于一些不很重要,但今后可能要查阅的书籍,还可以指导学生摘录书目和作者,以便需要时查找。

      三、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单纯的阅读是不够的,要善于把自己阅读的体会和感想随时记录下来。当你读到一本书的某个地方时,有时会忽然灵感闪现,如果不及时记录,就会悄悄溜掉,也许以后再也想不起来。读书笔记有助于记忆,有助于知识的消化理解和融会贯通,还有助于思考联想,激发创见。东汉的文学家王充利用读书笔记,积累了大量资料,写成了《论衡》一书。抄录的目的在于应用。王充认为,学习知识最可贵的地方在于能够实际应用。阅读——抄录——应用,这是一个系列的实用的阅读方法。教师要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四、师生同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以身作则经常阅读,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例如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的《水浒传》,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对学生们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他们常常讨论剧情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我和学生一起读《水浒》,谈谈一百零八将,学生们边读边思,边读边议,收到良好的效果。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便会轻松面对学习,助益也是颇大的。

      五、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针对学生阅读了大量的读物,希望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朗诵、猜谜语、成语接龙、歇后语对接、讲故事比赛;还可以开展一些名人名言交流会,读书心得、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信心和热情。这样既达到了训练阅读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坚巨但意义深远。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为了学生的未来,让我们都来关心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吧,让阅读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