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新课标下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概述...............................李奇海

新课标下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概述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板利乡中心小学    李奇海

摘要:新课程改革几年里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作文教学理念的全面更新,因此只有根据《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的思想武器,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根据实践和不断探究论述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有效方法,希望能对小学作文教学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   作文教学    阅读和积累    想象    创造     激情     兴趣 

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要想学生不怕提高作文教学,应从几方面下手:一要适当的引导,二要教会学生列好提纲,三要多阅读多积累,四要积累好词好句加之自己的情感。这样小学生的作文就会所提高,面对作文也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一、借鉴课外阅读创作思路。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大力倡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书,以读促思,以读促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他们自主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儿歌、童谣、浅近的童话、小说、诗歌、谜语、脑筋急转弯等有益的书籍,老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它需要多种智力因素参加和有效的配合。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从阅读材料中不断接受新的信息,思维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通过想象和联想,归纳和概括,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活动,达到理解。广泛的阅读,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兴趣广泛;能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丰富学生个性的内涵。做为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阅读积累,就不可能产生写好作文的飞跃。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多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打好了这个基础,可以受益终生。读一直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学习方法。

挖掘阅读教学创作素材。

  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有效的阅读方法,只有读写相结合,才能有收获,有提高。通过写读书摘抄,读书心得等形式,借鉴别人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学习优美的语言,有一定的质量,而不是走过场,为今后自己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还要学习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怎样选材立意和表达的技巧。在广泛读书的同时,还要注意积累,把一些名言警句、精彩段落,甚至一些好的词语,每日摘抄一些,日积月累,就会成为作文的资料,成为丰富的“百科全书”。摘抄是对信息的选择、分析的过程,而眉批、感受、读后感则是归纳的结晶,哪怕只是瘳瘳数语,往往也是对阅读理解的深化和升华,这对于作文是富有启发性的。

    写读书笔记就是一种提高阅读质量、促进写作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摘抄,不记笔记,不写心得评论,终归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因而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写读书笔记的十分必要也是很有用的。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也有必要鼓励学生及时记载下自己的感悟,把想说的话或者读后的收获随意写下来,达到不断积累的目的。

教会学生写好作文提纲。

我觉得编写俄文载提纲在内容上尽力做到几点:1、作文提纲的要点重中心。2、要体现层次。3、要体现重点。一篇文章的材料对表达中心来说作用有重有轻,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学会列好提纲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才会写好作文。

作文要与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必须尽可能涉及到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曾经参加过的活动,接触过的人,体验过的感情,甚至思考过的问题。只有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会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而且愿意写,乐意说;才会有效地调动写作的积极性,写得具体、真实、生动。所以培养学生写日记是最好的“写作练笔”,让学生不觉得有写作文的压力,可以随意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并且还会逐渐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如写字、用词造句、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等;还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及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在日记中积累写作材料,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就谈谈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过程和收获: 

让作文充满感情,多元化。

    学生的写作就是一项艰辛而有意义的劳动,贵在真情实感的迸发来不得半点矫揉造作的虚假。作文的“情感化”,就是指老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给学生以思想个性和感情自由,让学生的作文忠实于自己的心灵与生活,让真挚的情感从学生心灵深处流淌出来,表达出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识、个性的真切,使学生充盈的心泉激起生命的浪花,丰富的情感在广阔的精神原野驰骋。诸如油然而生的快乐,抑制不住的兴奋,热泪盈眶的感动,挥之不去的惆怅,别具慧眼的见解,刨根问底的质疑,社会现实的忧虑,人生道路的迷茫……这些都应是学生作文所表现出的最真的情感与思想。

  

、想象和创造、激情和兴趣 

    课程标准也特别注重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作文“个性化”、“写主观感受”成为了写作的方向。个性化写作是指学生在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作文的教学要求更加人性化,也更加个性化,为学生的自由表达与充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实现个性化写作,就需要写作热情、写作冲动不是自天而降,凭空产生的,而是写作的人频繁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对自然界的山水景物、花草鸟兽,对社会上纷繁的人和事认识、理解、感受的结果,写的是对生活的积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只有善于发挥想象的人,才善于创造。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让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

本文只是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几点浅薄的方法,在我所教的学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部分学生都有了写作的兴趣,他们不再害怕“写”,语文教学改革是多方面的,如何面对新时期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开展作文教学,如何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好学生作文的能力,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还有待我们不断去探索和开拓。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