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中学语文与阅读习惯的培养...........................................刘韬

     中学语文与阅读习惯的培养

吉林省珲春市第八中学校  刘韬  邮编:133300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除了要有计划、方向、要求、目标之外,还必须把它到落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教学要紧密联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笔者认为: 

一是确定阅读方向。值得阅读的内容浩如烟海,一些老师认为明确阅读计划目标并不重要,只要有用的书都可以读。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按照学生的兴趣、年龄特点列出书目,让学生读书有明确的方向。由于角度不一样,每个老师列出的书目可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有计划、方向、对学生有帮助。这样做实际上是要求老师们在培养阅读兴趣时,先筛选一遍,要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给学生以阅读的动力。

二是注意阅读指导。学生有了明确的方向,这时兴趣的培养还只是刚起步。要让学生真正拥有阅读的兴趣,老师必须在方式、方法上具体指导。

首先,要敢于把阅读真正引进课堂,敢于留出时间让学生阅读,不能怕影响所谓的考试成绩、教学任务而把阅读拒之门外。笔者认为一个星期至少要给学生一次专门读书的时间。如我校每天中午都给学生午读时间,每周二第八节课给文学社学生“加餐”读书。

其次,要学会适时切入,拓展延伸。阅读不是仅局限于我们手头的文本,而要把文本作为一个引子,逐步延伸,让学生有断续阅读的愿望。比如在讲《老人与海》时,我向学生提供了诺贝尔奖给海明威的颁奖词,很多学生很感兴趣,在课后自觉去找海明威的作品和评论文章看。

再次,要注意阅读的层次。在阅读兴趣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状态并不是停滞不前的。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阅读品质的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也会逐渐提高。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提高阅读层次,这种提高应循序渐进,不能是跨越式的,要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能力要求。学生阅读的文体不能总是一种,小说、诗歌、散文等都要涉猎,雅俗共赏。这里需注意的是,要考虑学生的个性阅读,老师要鼓励部分学生在某些书籍方面的偏好。应该遵循“由现在到古代,由故事到理论,由形式到内容,由具体到抽象,由文章到文论,由感性到理性”等层次要求,时刻意识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为了让学生多看几本书,而是要其形成系统的阅读方法和理念。

最后还要教会学生阅读的几种办法,不能只有默读,还要有朗读;不能只有精读,还要有泛读;不能全是面面俱到,还要有不求甚解。要学会因文而变,讲求效率。

三是阅读联系实际。任何文化,包括经典都是特定时间、特定空间、针对特定对象的产物,在读书时,不能盲目崇拜和景仰,还应该有批判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讲,能读出书中的不足才是读书的高境界。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阅读习惯的培养,目的是要为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学生博览古今,是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富有个性的认识事物、评判事物的能力。与古人交谈不是追随先人的脚印,而是古为今用;与伟人对话,不是要对其顶礼膜拜,也不是为身上添加一点伟人的光彩,而是要汲取智慧;见恶人言行,不仅是为了鞭挞丑恶,更重要的是吸取教训,总结过失。阅读是为了让我们由会读有字之书变成会读无字之书,由读固定的历史之书变为会读纷繁复杂的现实之书,由养成读书的习惯变为掌握阅读世界的能力。

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我们踏踏实实去做。这既是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建设书香校园,更是为了我们国家的美好明天。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