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第二小学 王秀兰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不管是从卷面的比重,还是对于学生获取新知的方面,都尤为重要。然而,不少学生在这方面很弱,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如:不良的阅读习惯,词汇量的匮乏,阅读速度慢,阅读技巧的缺失,忽略阅读思维及语感的培养。作为老师,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师生关系 兴趣 阅读 理解能力 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文章的理解都要通过仔细阅读来完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就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个人的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堂高质量的英语课的前提。 卢梭说的好:“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涌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现代的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知识的“传递”与“接收”,在进入学生的大脑,进入学生个体知识结构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一个化合生成过程,直接影响这个化合生成过程的有多种生物化学因素。人的情感,能够在大脑皮层中激活人体的化学因素,正是基于现代心理学的认识,人们非常重视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情感活动,师生的情感交流,引发双方的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激发出人的心理能量,推动着师生双方在双边活动中加深理解,更好合作,互动发展。 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关键。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是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生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的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 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不同的阅读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 1. 不要出声读或指读,要默读。出声读和指读都会分散注意力,限制阅读速度。默读可以集中大脑,边读边想,可设问、可推测。 2. 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句地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 3. 不要重复阅读,这样影响理解力的集中,减慢阅读速度,因此会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调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智慧,一口气越障碍看到底。 4. 不要一见生词就查字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5. 不要边读边译,这样影响速度,不能促进理解。应该直接用英语思维、记关键词、抓主旨。 四,综合知识的积累是基础。 我们经常说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读的能力就是阅读理解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各方面。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在阅读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即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获取其中的信息。只有读懂文章,才能准确把握其中的信息;二是快速获得特定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强意味着既能正确理解文章,又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因此,平时的训练速度保持在每分钟50个单词以上为宜;三是概括能力,既通过略读,概括出一篇文章的主旨大意;四是领会深层含义的能力,要求学生透过句子表面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去推测作者的言外之意,包括作者的身份,写作目的、态度、意图等;五是丰富合理联想的能力,既依据原有的短文推测人物、事件的合理的发展。阅读理解是综合能力,理解词义是阅读理解中最基本的一步,不懂词汇的含义就谈不上理解文章,而且同一词的意义往往因上下文不同而变化。所以,学生必须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变化的词义,尤其是对一部分生词,必须能根据文章中出现的同义词、近义词或上下文,甚至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去猜测这些词的含义。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很重要的。 五、重视阅读技能的培养 读书需要多种能力,需要语言能力、记忆能力、语言技能、理解能力及阅读技能。 阅读能力也是阅读方法,阅读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阅读材料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类的书需要不同的方法。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对阅读技能、方法作过论述:“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需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只须读其部分者”是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可通过巡查与略读来完成;“有可吞食者”,即“只须大体涉猎者”,指快速吞食,可大体略读、查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即“少数则须全读”,需要进行反复阅读、精读、研读。 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 在现行人教本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三篇阅读文章,有精读的,也有泛读的;而且每篇文章都有其侧重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把精读与泛读要紧密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指定一定的篇章让他们自主阅读,强调独立阅读课文的重要性旨在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技能。每教一篇新课文时,先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用五到七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文章来回答,让他们来判断所给出的答案的正确与否,并说出他们的理由。有时也可让学生们进行比赛,看谁找得快,找得准;比如找文章的主题句,文章的文体,主要阐述那一方面的事情等等;然后,再按精读要求,给学生指定段落,让他们自己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行文脉络,每段的主题,研究主要语言点,如句子结构,词组的运用,单词的形式,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精读应由学生自己去研读,改变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总之,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力,阅读者需要长期地、认真地积累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博览群书,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提高认识能力;培养理解能力,加强记忆、判断、推理等能力,必须正确掌握、使用语法知识,学习一定的阅读技能,掌握阅读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