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浅谈如何组织一年级的课堂教学.................................张成民

浅谈如何组织一年级的课堂教学

贵州省榕江县计划乡加宜小学   张成民     邮编:557207

7岁的孩子是天真无邪、活泼好动的。因此,他们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纪律松散,做事往往随心所欲。40分钟的学习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漫长的,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怎样组织好学生有条不紊地学习呢?以下是我对一年级组织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孔子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知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爱做小动作,爱说悄悄话,东张西望,随心所欲。想要对他们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得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不但没学到知识,还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入手。利用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  

单一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疲惫不堪,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热情,促使其主动参与。参与是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关键。要营造和谐的氛围,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不要让本来可以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识字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开放性环节:“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从哪儿看到这些字,学会什么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的。让学生在课文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并汇报,学习的自主权大了,有利于学生自我表现,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于激励。如:“你非常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等等。学生在教师宽容的评价中,变得有信心、有创见。

 三、儿童化语言教学    

一年级的孩子不同于其他年级的学生,他们自制能力非常差,注意力不集中,全凭兴趣做事。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内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功15%靠的是专业技巧,75%靠的是语言表达教师以儿童语言进行教学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儿童化的语言能让学生觉得老师没有那么高高在上,不是凶巴巴的,也就没那么怕老师了,他们就能够大胆地回答问题。就拿连线题说,如果老师说“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帮帮他找到他的朋友?”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会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及时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表扬就像雨露,常经雨露的花会开得更艳,鼓励就像帆,有帆的船儿能乘风破浪。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最喜欢听到的也是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一句真诚、热忱的表扬和鼓励,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要时常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的?学生会抢着回答,要是答错了,不要批评,更不能指责、讽刺、挖苦。孔子曰:“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答错了也要给予学生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不要灰心下次你一定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笑脸”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想要驾驭课堂,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讨、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教学经验,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