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探究........................................张国琼

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探究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胜观小学          张国琼

【摘要】:教学的最好方法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教师要作为教 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进入角色,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的活动中发 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学会观察、猜想、推理、归纳,在自主探索中不断提高学 生的整体素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的平台,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 训练,才能促使学生持续和谐的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开放式教学  课堂

开放式教学,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小学数学如何迈向开放式的教学,将会对当前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尊重学生。张扬个性,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成了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并在生活中去体验教学,这是值得探究的一个话题。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教育开启了一个大门。本文浅谈我对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它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气氛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主要是如何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开放型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课堂教学空间方面,为了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促进参与,教师在学生座位编排上,不应局限于两人一桌,全体学生面向讲台的单一坐法,而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打破拘束呆板的学习空间。

 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应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蔼可亲,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交流民主,达到较为开放的教学氛围。所以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用商量的口语与学生展开探讨。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有15个苹果和4个小朋友,你们想一想怎样把这些苹果分给这4位小朋友才是公平分配,每人应该得几个?”这时许多同学先想到的是平均分;但有些同学说,平均分后还有剩怎样办,怎样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时我就揭示本节课的内容。可见,这种教法教师非常巧妙地创设了开放性的引入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从自己的不同想法中自觉地进入了新知识的探索。

二、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和无批判性的学习氛围

开放式教学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尊重学生。教师要理解并信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打破“教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放弃权威式的发号施令,师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建立起友好和睦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接纳他们的意见,在自由无拘束的气氛下使开放式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允许学生在学习上自行探索,要乐于听取学生不同意见,暂缓评价,更不可批判,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肯定、赞赏和鼓励。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在听取学生意见时,常常不自觉会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有时甚至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不敢冒险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意见,长久下来,学生的想法、观念都趋向一致,缺乏变通及独创性。事实上,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看同样的事情却往往会得出和别人不同的看法并提出不同的意见。因此,只要教师具有能够接受学生不同意见的“雅量”,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运用思维,依其能力与兴趣学习,就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法,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

学生成为最积极的学习者,除了以上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素质。要培养学生独立自学新课的能力。县教育局提出的教学四大模块中就提到了学生的课前预习。为了指导学生预习,教师可设到疑难问题,以便上课当堂质疑。传统教法常常是教师总结好解题的方法,讲授给学生计预习提纲。在教师讲授新课前,学生能据预习提纲理解新课的知识要点,初步掌握新课的解题方法,并记录自学中遇理解。而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慢慢学到新知识,总结到解题方法。

四、提供开放型的探索材料,把握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开放型”材料的提供,首先要遵循的一条原则是: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达到问题解决。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既要使学生感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要做到材料与内容相吻合,还要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同时在多向参与的过程中,寻求规律,掌握知识。

  长期以来,为什么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抽象难学,有些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的心理。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等。目前所见到的一、二年级数学新教材内容很好地实现了由封闭向开放的飞跃。新教材始终坚持设计学生喜欢的情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事物中再现数学知识;新教材使数学教学更好地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切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数学活动;新教材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材中的情景图、习题设置,都可以让学生以他们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理解、去思考、去探究。有好的教材作基础,作为教师更应该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内容,作好教材资源的开发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总之,不管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都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爱学;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其会学。“爱学”、“能学”、“会学”,则促进学生更有信心、更主动地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每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