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 广西靖西县第二中学;黄美玉 一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整个高中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它不仅有利于保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方式落伍、教学手段单调、评价与考试制度缺失,没有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和谐统一、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和谐统一等。因此,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际上已经不再适应我国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发展。而合作学习能够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局面,营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学以致用的课堂教学新形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面对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合作意识更是当今社会人才的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实施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探索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不仅对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对合作学习中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对合作学习与促进学生社会化等教育、教学理论问题等,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对我们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极具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学习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的互动、交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完成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展探究性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俩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由于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开展各项课题研讨活动,深入研究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开展校本课题研讨活动,探讨合作学习策略、高中政治课案例教学、“如何上好高中新课程综合探究课”。同时以公开课教学为载体在组内开展有效教学策略研讨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及策略。 2、通过开展实验课,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师生理念与角色。对课堂教学进行分组教学,建立学习小组,进行分工与合作。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自测自查”的课堂教学程序。 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合作学习策略”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馈调研,总结分析。 四、本选题研究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 1. 基本思路 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党和国家有关教学改革的文件精神指导下,运用教育学、教学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论文在梳理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意义,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并就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2. 基本方法 文献法。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本人查阅了大量著作和研究论文,对有关合作学习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文章进行全方位搜集、归类分析与总结,使本研究具有更广泛的视角和更深厚的理论支撑。 社会调查法。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调查分析等具体方法,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合作学习的情况,这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总结经验法。本人在高中任教已有十多年之久,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已有一年多。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对自己以及同仁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这也成为本文观点和资料的来源。 观察分析法:从具体到抽象,从高中生在当前合作学习的现状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实困境的具体表象出发,经过分析和研究并按照从抽象范畴到具体范畴的顺序,将合作学习应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深度访谈法:深入到学生、教师之中进行交谈,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具体情况。 比较研究法:对合作学习理念的构建和传统学习模式进行多角度比较、对照和分析,以及通过了解目前国内外实施合作学习的文献作为借鉴,找出我们目前的不足,以达到在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现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五、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 构成合作学习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积极互赖,没有互赖就没有合作。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学生们有两个责任:一是学会所布置的材料,二是确保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学会所布置的材料,这两项责任的技术术语就称积极互赖。也就是指学生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存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除非他们的组员取得成功,否则他们自己就不能获得成功(反之亦然),他们必须将自己的努力同其他组员的努力协调起来以完成某个任务,使他们相信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沉浮于共、荣辱与共、同生死共患难”。 为了达到小组共同的目标,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相互支持、相互鼓励、通过对同伴施加影响,力求促进彼此的勤奋努力,使任务最终完成。这一特征强调小组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六、课题研究详细计划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7月)对本课题进行全面论证,分析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设计完成了课题申报表及课题开题报告,完成课题申报的前提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3年7月—2014年8月)开展各项课题研讨活动,深入研究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师生理念与角色,开展课题实验。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合作学习策略”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阶段。(2014年9月——2015年2月)呈现形式包括教学课例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开展学生“政治小论文”竞赛,教研论文等。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汇报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和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