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隐身”,变讲堂为学堂-----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八中学 洪平 830063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以来,固化的课堂过程模式被突破,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步骤,使用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有了明显提升,教学过程被教师看作是引导学生使用所学语言的过程,不再是学习和巩固词汇和语法的过程。那么,教师要善于并乐于隐身,把讲堂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成为学堂真正的主人,巧妙的用智慧引领学生尽情绽放、成就精彩。 关键字:乐于“隐身” 提升教学 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减少TTT(Teacher Talking Time),让学生尽情的参与到课堂中 目前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的诸多环节,会和学生进行一段娴熟的“Free talk”或者展示一口流利的英语。其一是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带入自己预设的思路。其二,是为了展示教师自己的风采以此作为铺垫,那么是什么在作祟呢,惯性思维?效仿?还是自我作秀呢?其实,只要我们稍稍转变一下思维方式,勇敢迈一步,把大家都乐此不彼的师--生互动变成生--生互动。把教师的课堂用语和指令从多到少,甚至没有,用肢体语言,动作来代替。减少每位教师在课堂中repeating 和 echoing (既重复教师自己的语言和重复学生的语言)。 教学实例一:笔者认为在课堂中教师要少说,少演,让自己适时的“隐身”,尽可能让全体学生来参与,来展示。例如,刘老师在《新标准小学英语三起》第六册 Module 7 What do you suggest?时,在新课展示环节,刘老师在黑板上粘贴了一张鸭子的图片,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如何让这幅画变得栩栩如生呢?这时,教师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给学生们设置了个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任务,T:I can draw something on the duck, what do you suggest? (suggest 一词在上个环节已经做了铺垫,进行练习) 学生边带着这个任务思考,小组讨论。此时,学生们似乎不需要老师。而老师也没有轻易打断学生的讨论,适时帮助需要的学生。讨论结束后,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回答真实、自然、切合实际,例如: S1:How about some water? The duck can swim in the water. S2: What about a long mouth? S3… 思考与感悟:追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有效隐身,需要教师们有勇气打破惯性思维,改变自我,解放自我,精炼自己的语言,减少课堂中不必要的TTT,留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尽情的参与到课堂中去,享受这份积极探索新知,团结协作的快乐学习氛围。 二 用丰富不同、切合主题的教学活动,让课堂变得更加丰满,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随着课程改革以来,固化的课堂过程模式被突破,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步骤,使用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有了明显提升,教学过程被教师看作是引导学生使用所学语言的过程,不再是学习和巩固词汇和语法的过程。教师也更加重视对有效教学过程的设计,关注如何为学生搭建支架,是学习过程更加轻松而有效。 教学实例二 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李老师的“I helped mum”一课让我记忆犹新。本课按固化理解是语法课。可是,通过李老师精心巧妙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不同的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了突破了固化的课堂教学过程的模式。例如,步骤一:Warming up.教师将“If you are happy”的歌词进行的改编,加入了本节课大量使用的动词wash, cook, watch, play.音乐开始,孩子们已经能伴随着熟悉的曲调将这首歌流利的唱了出来。学生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同时又为下一个环节做了铺垫。 步骤二:扩词(小组活动)教师用词卡出示4个动词,学生进一步熟悉之后,进行了小组讨论,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之后,让不同组的学生进行汇报。步骤三:Presentation. 教师用坐标图的方式引出了Yesterday.之后出示a chick图片(冰山一角) 。李老师在图片下面出现了句子It cooked yesterday. 学生们开始了猜测,此环节既练习了cook 一词的过去时读音,又给予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回顾复习了关于食物的名词。步骤四:游戏环节。通过 Flash cards的游戏来检测学生新知的掌握情况,学生们乐此不彼的参与者,完全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步骤五:Reading a story . 通过两个不同的活动,目的是Read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学生完全是独立完成阅读任务。步骤六:Retell the story. 在大屏上图片的帮助下,学生两人一组,复述故事中的主人公昨天分别做了什么。这一环节通过回顾故事,达到了一个语言产出的训练。步骤七:拓展。教师大屏上出示句子I yesterday.让学生来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昨天。在上述活动的铺垫下,学生们都能说出自己昨天做的一两件事情。本节课李老师在所有教学步骤中指起到了个“引子”的作用,做了铺路石,用不同的教学活动,层层递进,达到预期目标,不同的生生互动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思考与感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所思,所想和所做的一切,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主不过是成就梦想的“助梦人”。因此,教师要敢于“放手”,乐于“隐身”,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积极创建“以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主动弱化教师作为主导者,传授者的角色,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空。 三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适应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药尊重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注重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疏导者和助学者。同时,教师要从过单纯的只是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道者,能力形成的促进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解决问题的帮助者,努力把实践、体验、探究和使用英语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用英语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诚然,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变讲堂为学堂,提升课堂教学,绝非易事,我们必须善于思考。无论是常规课还是公开课,教师不缺少思想,不缺少技巧,缺少“高度”,缺少“境界”,缺少“放手”,缺少“隐身”。因此,教师只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在向前迈一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便能即刻提升。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 《剑桥英语教学能力认证考试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