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将方法的学习逐步的渗透到实践活动之中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九中学 刘佳莉 邮编:830002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实践性。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有一定困难的,需要学生掌握其研究方法和操作流程,才能更好的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方法的学习就成了学生能否实践成功的关键要素。怎样的方法学习能更有利的帮助和指导学生更好的灵活应用,进行实践活动。怎样才能将方法的学习与方法的实践紧密结合,而不是成为基础课程中的“传道授业解惑”。 [关键词]:实践活动 方法的学习 渗透 [正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它是一种实践性课程。可见,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本质上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行为,因此用方法有效的指导学生活动,才能避免学生活动虎头蛇尾,趋于形式没有内容等现象的产生,推动实践活动顺利开展。那么在活动中如何将方法的学习渗透到活动过程中来进行有效的指导并开展活动呢?下面我就结合开展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来谈谈自已的一些思考。 一、 没有方法的学习,实践活动缺少有效的指导“乱弹琴”: 案例1:《农贸市场调查》 一、 谈话导入: 师:上周老师让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去农贸市场进行调查,谁愿意把你们调查的结查给大家汇报一下? 生:南瓜2.5元,豆角10.00元,冬瓜1.5元等。 生:我觉得农贸市场里可热闹了,人山人海,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五颜六色,我看都看不过来了,可以那里的卫生真的很差。 生:我家附近的市场里有一家养了一只猫,可好玩了,每次我陪我妈去市场,我都会和它玩一会。 我的思考: 从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老师只布置了调查活动,并没有对学生进行调查方法的学习和指导,学生虽然利用周末去完成老师的活动任务了,但却是空洞的,没有任何内容的,无价值的实践活动,学生不知道要去市场里去做什么,自然也就没有学到要学习的内容。“调查”是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最终是要给大家呈现一份“调查报告”的。本活动是让学生自己(小组)去到市场中作调查,了解农贸市场里丰富的物品,同时关注绿色食品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到农贸市场做实地调查。根据调查表调查到的情况,说一说在调查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并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如果老师让学生到农贸市场作调查前,提前学习“调查法”,并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调查表。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做任何调查都要先设计好要调查的内容,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调查什么、怎样分工、怎样记录等等,对调查的产品可进行价格、产地的调查,还可发动学生调查更多的内容。像这样有了方法的学习和指导,我相信学生的汇报不会是这样毫无头绪的“乱弹琴,不着调”。 二、 一味强调方法的学习,脱离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 案例2:《访谈法》 一、导入: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太湖蟹大量上市的季节。虽说太湖蟹味美营养价值高,可在一饱口福的同时,我们更要了解太湖蟹的食用禁忌。 1、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了解到太湖蟹的食用禁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综合实践活动中常用方法——访谈法 2、请学生谈谈对访谈法的了解 3、通过多媒体,教师明确关于访谈法的知识 访谈法的含义 “访谈”就是研究者“寻访”,“访问”被研究者并且与其进行“交谈”和“询问”的一种活动。“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信息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4、多媒体播放视频访谈节目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学生看了视频后,对访谈法有了个感性的认识,老师顺势介绍访谈法的相关知识。 访谈之前的准备工作:① 确定访谈目的 ②设计访谈提纲③ 选择访谈对象。④ 尽可能了解被访问者。⑤ 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⑥ 做好提问、记录的任务分工;准备采访、记录的器材物品等…… 访谈法的运用过程主要包括:① 开场白 ② 恰当进行提问。③ 准确扑捉信息,及时收集有关资料。④ 及时作好访谈记录,一般还要录音或录像等…… 我的思考: 看完这段案例,我还以为是在上一门学科课,从头到尾,老师讲的津津有味,从定义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交待的清清楚楚,我想学生真的“听会了”,给他们一个主题背景,他们就能像老师说的一样游刃有余的进行“访谈”了,我看未必。方法的学习必须有活动背景的,方法的学习并非主线,要更多的关注活动本身中学生方法的习得。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的学习一定要在主题情境中进行,不能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递和训练。要强化问题意识,方法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为实践活动服务。不能贪多求全,方法论知识的教学要落到实处,相应的实践活动解决一个相应的问题或方法,不仅要掌握知识点,更要有能力的培养,才不会因为方法的学习而丢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 三、方法的学习与方法的实践需要相互渗透、紧密结合: 在方法指导中,方法指导是为活动背景服务的,方法的学习应该围绕活动进行设计,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方法的学习与方法的实践需要相互渗透、紧密结合。方法学习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学生对方法的认识源于实践,同时也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逐渐深化和认知。方法的积累过程就是在应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实践中深化。学生借助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激发掌握方法的需求,充分经历探索分享方法。没有相应方法知识的支持实践活动是无效和杂乱的,只有方法的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核心和理念,变成了一门基础课程、工具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学在主动探索和合作分享的过程中,发现某种资料的加工和呈现方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得方法的同时,认识到方法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发现、创造和分享的快乐。学生获得方法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在选择和运用方法指导时,我们更多的就当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 有了方法的学习和指导这把钥匙,学生才能顺利的打开实践活动的大门,在实践的海洋中畅游。而这把钥匙是否能打开这扇大门,前提在于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在实践中找到正确的方法,学习、规范、运用,再实践、再发现、再学习,在这样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对方法的学习和利用不断提升,二者相互渗透、紧密联系,这才是我们真正要的实践活动,这才是我们真正要的方法学习,这才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方法、有实践,学生何乐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2] 百度文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3] 作者:tangling 综合实践动的方法指导课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