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贵州省松桃县木树乡完小 石丽萍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以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为首要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并使学生获得作为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培养、课堂效率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更新。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得到的,所以,教师应紧跟时代,体现“以人为本”,学生“探究性自主学习”等新理念,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学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对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而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进而长知识、增能力。我在复习“线段、直线和射线”这部分内容时,故意引发学生讨论,判断。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直线一定比射线长。在复习“比”时,提出:比的后项不能为零,为什么比赛评分台上有时会出现5∶0或3∶0呢,这难道不是0作后项吗?故故意挑起战火,引发思考,然后因势利导,既牢固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在复习“找约数”时,采用“找兄弟”的办法,指导成双成对地找自然数的约数,不致于遗漏。另外,我还坚持每周安排一节数学活动课,精心设计一些师生互动的活动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标准》的新理念下大胆进行教学创新。 数学课程改革,并不仅仅是“换本子”,更重要的是要转变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数学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数学课堂应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场所;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学生要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3、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三.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 例如:在组织一次班会之前,请同学们预算一下需要多少费用。先告诉学生现有经费多少,再要求学生调查活动所需物品的价格。比如布置教室的彩带、气球需要多少钱等。调查后绘制成表格,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根据学生人数去购买各种小吃、水果需要购买多少?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既能把教室装扮得最漂亮又能让同学们吃得最开心?并申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学可以奖励一颗智慧星。这样学生们三五成群,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们将各自的探究结果汇报给教师后,教师将较有代表性的方案选出让学生进行比较探究,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种或几种加以表扬奖励。这样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的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 四、贴近生活,体现大众数学思想,突出数学的生活味。 随着改革的深入,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以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为此,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熟悉儿童生活,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使之和学生的生活贴得更近,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发现数学问题,通过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活动,去体验和了解数学,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随着国家财力的大量投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休教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所使用的媒介物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集传播图像、声音、多种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便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喜爱。《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引入新课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乐”学。引导学生对数学有良好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快乐,是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的目标。作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课件,并把它准确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使课堂教学不枯燥,不再抽象,学生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数学了。 六、坚持做好反思笔记,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精神。 我这里所提的反思笔记,不是指教师备课教案中的反思笔记,而是指学生在平常作业中,对出现的错误性思维的题,加以修正,明白错出在什么地方,以笔记形式记下来,这种做法具有超强的“纠错”能力,效果很好。教师根据课堂情况让学生写数学笔记,自己反思。写出自己学会了什么,怎么记住这样的题,还有什么没学会。通过反思学习、分析、归纳,发现某些问题,得出独到的认识,得到探究结论。最后,在活动课上全班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做到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