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反思............................................魏良玉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反思

                 四川省木里县民族中学      魏良玉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作为教师,不但要有专业而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反思。物理学科往往是一门被学生普遍认为较难学的学科,但又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科学,掌握良好的物理知识对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养起着重要作用,怎样变难为易,使学生变“怕学”“厌学”为“好学”“乐学”进而有效的投入学习,就需要物理教师好好的思索。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育学家认为:反思是一个重要的人类活动形式,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使人进步。反思是连接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作为教师不擅长反思,不善于总结经验,工作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进步和改变。所以我们坚持每天反思一下自己当天的工作,并且把自己的反思随时写下来,长期以来,就能积累大量的珍贵而丰富的原始材料。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如教学目标结果的不确定性,知识、能力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充分考虑到这些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反思自己的物理教学过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独立、创新精神,同时开放课堂,将课堂与学生个体实际生活联系,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知识的感悟,同时又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很多时候,教师在写教学反思时,着眼点大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反思的并不多。加之,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反思作出一些硬性规定:如每节课后都必须在教案本上写出教学反思,字数不低于100字,每学期要上交若干份不低于2000字的教学反思,以备上级检查等,这样一来,本应是积极主动的自我提升的教学反思就变成了“苦差”,教师们就采取消极的态度来对待。那么教师如何有效的教学反思呢?

一、教师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提高能力、积极探索和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途径。所以教师首先要树立对教学工作反思的意识,新课改之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照抄,或者是一堂课下来有一些想法,有了主观上的反思,但由于懒于动笔记录下来,久之又忘记了,等于没反思,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教师首先有必要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用它来指导教学实践。
    二、教师对“教”的反思

1、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即备课阶段的反思 ,教师上课要先备课,设计教学程式。在教学前对备课进行反思,教师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对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对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条件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进行反思,从而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教训和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条件反思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2、课堂反思
       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反思,出现问题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要反思我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是否还有学生不适应,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思维活跃,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还有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强调和补充,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我的教学是否是所有的学生都在参与,怎么让学生参与进来,思维是否活跃,还要看看这样的准备和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的概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及教学的成败进行梳理,教学的结果如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是否学会了学习?课堂上往往还有许多灵光一闪的灵感,每位学生生活的经验的不同,学生中也不乏好的思维方法,或者学生中有那些错误的认识,即时的把这些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这也是经验的积累。

   4、典型案例的反思

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以后的教与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讲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后来在讲到惯性时,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有学生就提到考虑交通安全时,要求汽车不能超载,是因为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有安全隐患,而质量大,对地面的压力也大,摩擦力也大了,阻力大了也能使很快停下来呀,当时感觉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思考的这种发散思维对我触动很大,即时的记录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用进去,也培养了后来的学生的发散思维了。

5、对其他教师教学经验的反思

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多交流,获得别人成功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的反思不只停留在个人层面上。

三、培养学生对“学”的反思

1、培养学生反思所解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决过程。会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把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解决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作积极的作用。例如:初中物理经常用到的控制变量法来解决问题,还有,物理课中,要求学生掌握许多的测量仪器的使用,这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总结为“测量仪器三部曲”,即:测量前做什么、测量中做什么、测量后做什么。这样把问题结构特征弄清楚后,以后学到新的知识时,学生马上会知道怎么去思考了。

2、培养学生反思作业的解题过程。  鼓励学生结合解题后的反思,提出问题,并将其指定为反思内容之一,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保护和培养。

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去除糟粕,孕育智慧。古今中外,大凡成大器者都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牢记:有了善于思考的老师,才有善于思考的学生。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