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姚迎春   潘林松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云南省富源小县大河镇第一中学     姚迎春   潘林松   655505

 

内容摘要:朗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怎样使朗读教学成为有效手段,有以下两点看法:方法多样,凸现不同主体的作用;以声传情,循序渐进,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

  关键词:朗读教学 朗读方法 以声传情

 新课标崇尚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反对教师替代的繁琐分析。同时又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而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朗读、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一、 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学生朗读时,还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当然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如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引读等等。总之,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以声传情,循序渐进

朗读是一种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以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在充分理解文章基础上去读,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赏读这个环节。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书的过程应该是伴随着思考的过程,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作品——作者——学生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创设良好的朗读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只有给学生设置恰如其分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章,读懂作者,读出感情。

如《海燕》这一课,恶浪腾空、雷电交加、狂风怒吼、波澜壮阔的环境描写,再多的语言描述也不如几个生动的画面配以音乐的伴奏来的更有效,深沉的大提琴正是大海的底蕴,小提琴的弦音恰似海燕箭一般的身姿。学生的情感是需要慢慢地酝酿,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激发,语言才不仅仅具有表意作用,它还有了表象作用,最后才能达到以声传情的最佳效果。

三、创新求异、方式多样 

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很多,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形式内容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学小学一年级的《小狐狸卖空气》这篇课文的前四个自然段的时候,我将朗读作为了教学的主要途径。课文开头所写到的小狐狸刚进城看到许多的高楼和汽车,它的这种新奇感觉我先通过范读让学生感受,再让学生自由试读、指名读、齐读,在读中体会小狐狸的这种新奇之感。后边小狐狸得病后的“痛苦”感受以及与医生的对话则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评读、分组赛读、角色朗读的形式展开。这样学生在读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每一位学生都变得想读、能读、乐读,并且读出感情,既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四、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学生在朗读中快乐成长。近些年,受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影响,在西部广大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依然盛行。在其影响下,西部农村中学的辍学数率居高不下,很孩子或小学,或初中一毕业就放弃升学的机会。即使还继续升入中学,很多孩子并无心上学。当然这样的孩子,自然也不会用功读书,更不会努力去朗读课文了。因此,能否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成了决定朗读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营造良好的环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摒弃“读书无用”的旧观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端正学习态度。

(二)、各学校要积极添置和完备校园广播、收录机、DVD、电脑和语文朗读教材等朗读教学硬件设施。

(三)、学校应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演讲、朗读、讲故事等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现个性和才艺的舞台。

(四)充分利用语文备课组的力量,加强对朗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不定期的在校内对师生进行朗读方法与技巧的培训,或是组织语文教师到朗读教学活动开展得较好的学校进行参观学习。

(五)建立和完善朗读教学评价制度,把朗读教学纳入语文教学评价体制中去,对朗读教学开展较好的教师、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当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真正使学生在朗读中激发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形象思维。感此,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61月  

 2、《现代阅读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1月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