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的“惩罚”学生 轮台县第二小学 章亚利 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 惩罚绝不是体罚,惩罚的前提是尊重。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无批评教育,似乎对学生多加鼓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认为,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因为经不住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 面对学生的过错,教师首先需要采取的是:用亲如慈母般的目光、温和关爱的话语,平等尊重的态度、用容纳包容的豁达抚去学生心头对自己因缺乏克制而犯错误的悔恨、对不可知的处置的恐惧 一、老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的干涉,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会在实践中尝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 学生选择惩罚内容:有的孩子要背书,有的孩子要跑步,有的孩子要劳动,还有的孩子要写作文等等。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孩子是一群有思想的孩子,有个性的孩子。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个性,凸显孩子的个性,促进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在惩罚中也能表现自己的个性特长。 如迟到我们可以让学生为班级服务,但我考虑到学生没有收入,就在家长会上告诉家长孩子不需迟到,如果迟到他可以选择自己要做的工作,如买扫把或打扫卫生,也许可以每天写篇日记。学生自己做主,二许多家长针对这块也没有提出太大的问题,有的学生还通过收废品来顶自己扫把,有的家长配合学校适当在家让做家务来弥补孩子给班级造成的损害。 二、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 同样是人,学生犯了错误要受到处罚,你,老师犯了错误为什么能够逃脱呢?长此以往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怎样的痕迹呢?越想越觉得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实在欠缺,于是,我在班里宣布:我也和同学们一样遵守班规班约,如有违反同样受到惩处。我虽然也不时的受到学生的“处罚”,但是看到我们班的学生因违犯错而受到处罚的次数越来越少,自己真是由衷的高兴。如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当其中有我的责任时,我会和学生一起接受我们的班规。 三、让学生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 当惩罚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时,当惩罚成为学生渴望获得的一种荣耀时,那惩罚就会变成了奖励,学生自然就不再需要我们教师去“诱导”了。班里有几个写字拖拉的学生,每节写字课上都是别的同学写完了,他们还在优哉游哉地刚开了个头。我尝试过许多现在流行的诸如奖小红花、罚抄作业等奖惩方法,都不见成效。不拖拉的孩子仍旧不拖拉,拖拉的孩子照旧拖拉。常常是为了照顾几个调皮的孩子,耽误了大多数孩子的宝贵时间。我抓住孩子们喜欢看课外书的爱好。允许先完成任务的同学自由读书,结果,仅15分钟,有几个学习认真、写字迅速的学生就完成了作业。他们拿着自己喜欢的书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接着又有许多孩子陆陆续续地……自由书的学生让没有写完的学生脸上写满了羡慕,那几个拖拉的孩子也一反常态,都在认认真真地写作业,结果不到30分钟,所有孩子们的作业全部完成了,质量好过任何一次。现在我也提前布置家庭作业,在你学校作业完成好也订正好的学生才可以做回家作业。这样作业拖拉的现象得到了好转。 平时教育教学中,老师们遇到最头疼的事是学生学习不刻苦,懒得写作业。遇到那些软硬不吃、我行我素的学生,无论你怎样督促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我班的朱倡辉是个非常聪明的男孩子,课堂上一向生龙活虎、积极发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很强,可就是懒得写作业,每次考试落到笔头上就很不尽人意,叫人感到惋惜。我想:今天如果他作业太令我不满意,今天上课我会对他视而不见,然后下课再告诉他为什么我上课没有叫他。他上课那么精彩的没有展示出来是多么的懊恼,于是作业比以前按时多了,特别是五年级以来再也没有不交作业的时候了。而当作业完成的不好时,我会陪他慢慢补齐,而他非常生气,嘟囔着:“讨厌,破作业,有什么可写的!”他乱写一通,交上来就想往外跑,我急忙叫住他,说:“写得太不用心了,重写!”他更生气了,干脆坐到座位上噘着嘴,红着眼睛,瞪着我。这时,我心软了,说:“来,咱不写那么多,你只要认认真真完成这一道题就可以出去玩了。”偶尔的妥协,也让他明白好好写作业,让他对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也树立起了相信。我再也不用为他完不成作业而伤脑筋了。 对于那些喜欢玩的学生来说,完不成作业不允许出去玩,是一种自然惩罚,对于那些喜欢看课外书,喜欢帮助老师干活的学生来说,完不成作业不允许看课外书,我需要做事情就不叫他去,也是一种自然惩罚。这些自然惩罚都是建立在“真爱”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在体验中尝到自然惩罚的后果,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严是爱,松是害,犯错就要负责,这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其实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 正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所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巧妙而艺术地运用惩罚,与有效的赏识教育一样,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