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浅谈在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 赵正权

浅谈在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

云南省富源县大河镇第一中学   赵正权    655505

 

【摘要】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的选择,可以影响课堂中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初中数学的教育工作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原则,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和相应学习的方式。数学老师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讲授,还要注重学生的配合,给学生留有自己考虑问题的时间,创造出一个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氛围,激发出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  

【关键词】 引导;善思;兴趣;主体

新课程理念正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人人都想争当新时代的新老师,都想尽快的用最新的理念武装自己,把最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来,让自己的学生能接受最先进的教育,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数学组的共同研究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教法与学法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此,在重教的同时,必须更重视学。要从学生学习效果来评判教的优劣,决定教法的取舍,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学习过程是个极其复杂而有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而言,要想真正掌握知识、技能、技巧,并使能力得到发展,必须对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一番独立思索,自己获得重新制作过程,使大脑成为智力的加工厂,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运用已有知识自学新的内容,从中发现教材中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听课,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2)  课上集中精力听课,跟着老师走,学思维学方法,养成好的听课品质。

        (3)课后及时消化,弄懂课堂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不留"后患"。对于复杂的文字叙述题反复阅读抓住精髓,理清头绪,将问题解决。

  二、指导学生重学善思,记思结合。

        知识是人类长期积累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才能把其变成自己的财富。而思是以学与记为基础,不学不记,思就落空,只有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因此,要指导学生:

        (1)在学习时,不仅关心问题结论,还要注意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总结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2)尽量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强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考察它的整体,又要注意它的每个细节,同时,思考与其相关条件等。精选典型的数学题目,反复变化其中的条件与结论强化训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举一反三。

      (3)指导学生进行阶段学习总结,正确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提高学习信心,修改、制定好的学习计划,及时复习,增强记忆。

  三、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1、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阅读对于数学的学习同样必要。

        2、质疑。比如:在求证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为(n-2)×180°时,我提供了一种证法,即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引出(n-3)条对角线,它们把n边形分成了(n-2)个三角形,因此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学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如下问题:把一个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还有其它分法吗?由新的分法能得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吗?于是,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学生很快得出了另外两种证法。接着又有同学提出问题:让点O动起来,在其它位置能否把多边形也分割成三角形呢?能否得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我肯定了这些想法,鼓励学生课下进行讨论。

        3、探究。《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

        4、实践。《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其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学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后,我指导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首先,学生分小组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亲自到学校、街道及公共场所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然后运用计算机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及相应的措施;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培养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如果学生对授课教师感兴趣,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就会有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而是否具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以及教师的教法对于学生兴趣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赛一赛、比一比”等活动,采用激励形式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对于多样化的解题方法等内容,教师能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在对几何知识进行讲授时,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物来引起学生在基本知识方面的认知,如为什么将房屋顶部设计为三角形?为什么摄像机支架是三根

总之,我们在学习吸取优秀教学经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认真抓教研,研究不同知识点的不同教法,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课堂管理方法,研究同一知识在不同层次学生中的学法指导,研究如何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收获,把数学课上成趣味无穷的课,促使学生集思广益,完善自己,既要遵循教学规范,又要因材施教,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若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得当,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会使用得当,则学习将会收以较好效果。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会学习,会思维,独立的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五、确保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陷入这样的误区:数学概念不重要,可以通过多做题来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这个想法其实是十分不明智的,因为学生连基本概念都没弄懂,又该如何进行解题。如很多学生并没有充分理解正负数概念,而仅是把教材中带有负号和正号的数字称为是负数和正数,然而随着不断的深入学习,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不够的,在解题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错误,而这种错误一旦形成将很难转变。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去进行知识的理解和转化。当前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将课堂切实交到学生手中。在原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导致课堂气氛十分紧张,而课堂基本上也采用学生主听、教师主讲的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要想改变这种模式,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讨论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而教师只需要在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中给予一定引导,从而有效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3.曹一鸣:《教学模式研究综述》,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12

 4.雷树仁李晶《新型学习方式的原理与操作》、《陕西教育》2008.3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