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之我见.......................................李时琴

                                   

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之我见

            北碚区柳荫镇眀通完小     李时琴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朗读手段,能帮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能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激发朗读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充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为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着手加强学生对朗读作用的认识,使学生从“要我读”转为“我要读”。其实,学生在识记理解文章方面,朗读比看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大声、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触动学生思维,充分地挖掘文章的灵魂所在。 

    二、发挥示范作用

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朗读中的示范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已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

    三、巧用多种形式

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要通过巧用多种朗读形式,多方面地来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比如:采用个别读、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比较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同时,要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选择地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练习。

    四、鼓励合作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合作。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古语也有说:独学无友,孤陋寡闻。朗读指导注重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朗读,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以诱发他们对朗读的兴趣爱好,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思想内涵。除此之外,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鼓励对同伴的朗读进行点评,指出伙伴间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有利于自己今后的朗读。

    五、多方比较揣摩

比较训练是提高朗读能力、培养朗读情感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对词、句、段进行“增减”、“替换”、“变序”、“归纳”等方法,采用比一比、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朗读时情感的细腻与粗糙、柔弱与强烈、真实与幻想、低沉与高涨之间的区别,学会准确地运用不同的朗读语气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雷雨》这篇课文讲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雷雨前,乌云满天,没有一丝风,天气闷热,蝉一声也不叫,大风吹来,蜘蛛逃走了;雷雨后,空气清新,一条彩虹挂在天上,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了,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朗读时,先把这两个句子同时出示,让学生比一比、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再指导学生看图和理解课文,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到雷雨前天气闷热,用低沉的语调朗读,而雷雨后天气开朗,用高涨兴奋的语调来朗读。这种比较的方法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上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确,恰当地进行朗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然而,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好培养方案,运用科学的方法,有耐心,有恒心,不断地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