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效益 陕西省城固县教研室 杜小华 陕西省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许静兰 城固县《小学语文高年级有效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成员 作为城固县教研室和学校校本教研室的教研员,我们在调研工作中发现当前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存在以下不足: 1、传统笔答作业占多数。 2、作业内容现成的多,设计的少。 3、作业形式单调枯燥、方式简单机械,缺乏趣味。 4、应试色彩浓。 5、综合性作业少,缺少学科间的有机融合。 6、《学习与评价》和《练习册》作为课堂检测的主要方式,书面的作业太多,实践性的作业太少,如果教师再布置其它作业,就与“减负”背道而驰。 其实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当我们将问题作为专题进行探讨之后,就想到了如何有效设计作业完全可以当做课题来研究,于是《小学语文高年级有效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应运而生。 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也作出了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科学合理的作业既能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库,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作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可以使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学习和思考,多角度、全方位地感知知识,获取知识。我们可以改变文本作业的单一形式,将听、说、读、写与游戏、绘画、调查、参观、访问、制作、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融合,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通过《小学高年级有效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 能使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有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成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3、《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语文能力也必然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新课标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把音、体、美、劳、科学等学科的知识渗透于语文作业之中,淡化学科间的割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可让听、说、读、写、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既符合儿童爱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4、“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这就是说,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么广阔。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到处都需要运用语文。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把语文学习的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从而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以达到运用语言、发展思维、培养情趣、提高能力的目的,并创造一种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氛围。 5、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原则,呼唤个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的释放。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既考虑以人为本,又顾及练习的一般作用和功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在作业中释放自我潜能,体验到努力后的满足与自信,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 确实,对于学生作业的设计,已经有一些国内外的教学实践摈弃了旧模式的限制,大多采用开放式的、综合性的作业,如:实践作业,口头,听力作业,表演作业等。这些作业带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教师应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设计做业,作业内容尽可能的全覆盖,作业形式尽可能多样化,在作业完成后尽可能地选择有效的作业展示渠道来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设计出既符合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又可以实现人人参与,各有所得,各有所获的作业,从而达到巩固基础又能培养出高分高能的学生。由此可见,大胆进行作业设计的改革实践创新是完全可行和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