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重庆第二十三中学, 申明静 小组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是时代赋予英语教学活动的要求,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增加了动手实践和发表见解的机会,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而且通过合作互助,每个成员获得的机会均等,相互之间可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对中差等学生,更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和自我实践的机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内容和学校的乐观态度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所以,英语教学中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生与生、师与生在和谐、平等的合作交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一些貌似遵循课改要求,实质背离课改理念的教学现象也应运而生,使人越来越感到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的迷惑与困惑。在课堂的合作学习中,有些把小组合作学习当成了闲聊,有些同学讨论时态度不够积极,有些小组每次都是同一个人向全班汇报。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追求表面热闹,只重形式,不求实质,其实已走入了“合作学习”的误区。为此,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此课题。我们将会深入课题,专心研究,勇于探索,立志顺利的完成该课题。 一、课题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从而改变长期以来学生接受学习方式的单一化、片面化。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实际中,教师普遍忽略了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机械传授知识仍是高中英语教师主要的教学方式。但如何主张教师以多样化的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交流与合作的实现正在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建立有效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十分有必要,小组成员之间可通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来运用语言,求得知识提高技能,学生通过竞争与合作学习能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改变学生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世界方法的社会化,有利于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2、实践意义:建立有效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十分有必要,学生通过竞争与合作学习能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同时改进和提高教师的工作和业务水平 三、理论依据 1.《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2.合作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给学生并要求掌握的知识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当遇到困难时,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和群体合作中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学生正是在这种克服苦难的努力中得到加速发展。 3.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当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渴望得到归属与爱,而当前三种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中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树立信心,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怎样完成任务,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实现自我。同时也渴望获得别人的承认,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欣赏。合作学习关系的建立,为中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时空,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四、研究目标及研究思路 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我们教师进一步更新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进一步认识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做好更有效地指导,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培养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科学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教育,打造积极向上充满爱心的学习集体,让学生在集体中健康成长; 4、通过构建合作互助的课堂学习小组,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互动合作的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共享,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题成果呈现: 研究思路 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服务于学生发展。在现代教育环境下,采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专题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选择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研究,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创新,最终实现打造学科特色,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2、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方法及其操作策略 3、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典型案例研究 4、如何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5、“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及奖励机制的研究 六、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与途径的相关研究成果;查阅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以获取相关资料;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开展研究提供经验原型和基础。 2.行动研究法:主要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各种不同而又有效与实用的方法与途径。 3.经验总结法: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总结。辅之以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等。 4、案例分析法:对英语合作性学习进行具体案例分析,探索出指导学生开展英语合作性学习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5、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我校合作性英语教与学的评价运行质态;了解现存的问题,寻找可行的策略途径。 七、预期研究成果 (一)教师方面 1.《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研究》论文集; 3.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典型课例光盘、优秀教学设计及课件; (二)学生方面 1、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平行班的学习热情。 2、基本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3.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协作能力。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