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杨天勇

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

 贵州省德江县民族中学       杨天勇   565200

为了对学困生的形成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对部分初中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发现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其形成原因极其复杂,但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大致可将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学困生”往往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其成长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更多是来自学生本人,由于学习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或者是自我的约束力偏差造成学困。内部原因主要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

    (一)智力因素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它与学习的密切关系是众所周知的。智力不仅影响着数学部分学困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影响着数学部分学困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数学部分学困生的准备状态,决定着数学部分学困生学习的可教育性程度。

    (二)非智力因素

    数学学习中的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学习情感和数学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负面影响是产生数学学困的主要原因。

1.数学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是造成他们数学学习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的学困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和参与的热情,学习动机偏弱,上课极易走神,作业也不假思索地照搬照抄或偷工减料,加上平时贪玩,学习习惯差不能坚持独立地学习。

2.数学学困生有畏难情绪,意志薄弱,虽然“学困生”也有要求进步的心理,但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没有吃苦精神,不能持之以恒,即使受到老师或家长的表扬,收到的也是短期效应,这种学习意志薄弱、生怕吃苦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自制力较差,情感也较脆弱,易受外界环境及群体的不良影响,缺乏迎接挑战的心理和行为。

    3.数学学困生的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他们往往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最怕家长和老师在公众场合批评、指责他们。由于学习不得法及知识的贫乏,在考试中屡考屡败,致使看不到自己成绩有提高的希望,长期处于班级的最“底层”,极少甚至从未受到过老师、家长的表扬,极少甚至从没体验过成功的喜悦。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致使这些学生内心深处自卑,心理上敏感而脆弱,易产生挫折感,缺乏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

    4.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方法不当,他们通常认为只要上课有听,课后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往往被忽略。有些学困生还表现为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也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最终身心疲惫,对自己丧失信心从而放弃,导致真正走向学困。

    5.数学学困生由于依赖心理强,对所遇问题不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也不深刻,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二、外部原因

    (一)学校方面

    由于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评估往往是看升学率或者是看升入重点校的人数,家长个个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这样学校不得不把办学精力用在升学上,往往重视了智育,而忽略了德育,失去了版办学的本身意义。即使用的学校也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德育教育,但这些教育往往缺乏实效性和长期性,往往没有从人的终生发展角度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问题。当然,学校教育中离不开直接与孩子接触的老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道德、情感、品格、学识、爱好、治学态度和方法等,甚至连手势动作、穿戴都会感染学生,被学生刻意或无意模仿。教师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对学习困难生的关心不够、尊重不够、爱护不够,教育手段简单、生硬、不科学、方法落后,是导致教育效果较差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也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取以及思想品德的陶冶,同家庭的教育息息相关。

    (三)社会方面

    人们生活充满物欲和诱惑的社会大环境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学困”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尤其是那些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生活不良因素的影响时,若父母或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则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致使在学习上毫无动力,从而造成了学习困难。

    (四)其它方面

    1.教材的原因: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成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数学思维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以及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数学学科本身的这些特点是导致部分学生学困的重要原因。另外,就教材方面,初中和小学相比,所学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加大,数学能力方面要求提高,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倍感学习负担加重,最后导致数学学习困难。

    2.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由小学进入初中,学生正巧迈入青春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从生理上说,个体的注意力差、记忆力弱、理解能力不强等是形成学困的一个主要特点。从心理上说,他们正处在从有意识记向意义识记、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阶段,所以初一学生刚入学不久,部分学生就表现出对这两个转化的不适应,假如这些学生不能较快地适应这两个转化,就会渐渐跟不上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以至不得不学困了。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由于底子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牢靠,从而跟不上数学课上老师教学的进度是数学学困生形成的普遍原因。鉴于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具有更抽象、更系统、更严密的特点,因此学生一旦在知识上出现漏洞而没有及时补救,则易造成恶性循环而成为数学学困生。

    4.班风、学风不良:班级整体缺乏学习气氛,课堂纪律涣散,不仅影响听课效果,还可能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上不能勤奋刻苦,作业相互抄袭,这样的班风和学风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易造成学生学习困难。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