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一幅剪纸作品 吉林省东辽县云顶中学 马惠媛 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我国流传甚广,历史悠久,深受人民的喜爱。那么什么是剪纸呢?简单的说,凡是用剪刀和刻刀在纸上剪、刻出来的美术作品,统称为“剪纸”。剪纸是利用剪刀和刻刀在纸上表现形象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段。剪纸的特点在于它的“刀味纸感”。这是由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决定的 。怎样才能完成一幅剪纸作品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剪纸工具 1、剪刀 应选尖细、两尖合缝严密的、剪刀的刀锋长的为好(比如医用剪刀)。 2、刻刀 专用刻纸刀,也可用小号钢锯条自制,医用手术刀片也可。 3、垫板 选用胶合板、纤维板都行,废的厚书、厚本也可。 二、剪纸材料 剪纸的材料是纸。画稿时用白纸,临摹时用透明纸,剪刻作品时可用毛边大红纸,它比较大方,有喜庆意味,适合传统的欣赏习惯。蜡光纸剪刻出的作品光亮美观,国画的宣纸和植绒纸也可用。 三、制作方法 剪纸的制作有一个从构思、起稿到剪刻和裱贴的过程。整个过程包含了构图、造型和色彩等方面的创作过程和剪刻技法。 1、构思 构思是创作前的准备。要考虑并确定创作题材、内容以及构图、造型、色彩等表现方法上的问题。构思是作品孕育阶段,也是发挥创作才能的思维过程。只有构思巧妙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剪纸的构图力求单纯、明朗,应该尽量避免形象之间过分重叠和对复杂环境的描绘。常用的几种构图形式如下: (1)自由式 构图自由、灵活,但要注意形象各部分的相互呼应关系。 (2)均衡式 构图要均衡,要注意整幅作品四面“量感”相同。 (3) 对称式 对称式有两面对称、四面对称、多面对称等形式。 2、起稿 首先安排整体形象布局,然后用铅笔起稿。剪纸造型的显著特点,就是注重表现对象的神态。剪纸与绘画不同,由于它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固有特点,所以无论是表现人物、动物,还是表现花草等各种物象,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法。要充分表现出对象的神态,必须对所要表现的对象进行观察、分析、提炼和夸张,用极其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把它概括地表现材出来。在造型上,还要注意“线条“的连接性,即一张剪纸作品完成后拿起来不会散。这就需要事先考虑和安排好形象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得既有连接,看起来自然又不生硬。 3、剪刻 剪纸实际上是属于运用黑白对比关系的一种表现技巧。一幅剪纸是由无数的线条和面块组成的。这些线条和面块之间构成了虚实、疏密、粗细、阴阳等对比,这就出现了阳刻和阴刻。所谓阳刻是指剪刻时去掉画稿中的空白处,留下黑线条和面块。阳刻中由于剔除了较多的空白面积,只留下了少量的线和面,显得比较明快。一般花草、树木、人物等常采用这种手法。阴刻与阳刻正相反,是刻去线条,靠周围的黑色块面来衬出形象的的神态。有时阳刻与阴刻结合在一起使用效果更好。那么怎样开始剪刻呢?先将画稿和创作用纸用订书机或浆糊将四周固定好,然后开始剪刻。作品小的可以从上至下或从左至右剪刻,作品大的从中间往外剪刻。但无论作品大小,总是先剪刻最细小的部分,即先难后易,最后剃边。其中细小的部分剪刀进不去,就用刻刀刻。剪刻时,原则上是按画稿上的形象来进行,但也可以根据需要边剪刻边修改。 剪纸因受材料所限,不可能像绘画那样借助多种色彩。一般分单色和套色两种。色彩的单纯也是剪纸作品的风格之一。 (1)单色剪纸 用一种颜色的纸来剪刻作品,然后将浅色作品裱贴在深色衬纸上,深色作品裱贴在浅色衬纸上,它用色少却能产生典雅的装饰效果。 (2)套色剪纸 在单色剪纸的背面,衬托几种不同颜色的衬纸。一般是用黑色蜡光纸剪刻出的作品后面,套几种不同颜色的彩纸。在套衬时,有的是工整地沿剪纸线条来衬色纸;也有的不对准线条,套衬在线条内或外,并留有空白。这些不同处理各有其艺术情趣和风格。 4、裱贴 在剪纸的全过程中,剪刻固然重要,但裱贴更重要。因为如果裱贴不好,就前功尽弃了。裱贴时,需把作品平放在所要裱贴的纸上,四周看好距离,摆正。必要时用尺量好,上下左右比例要均衡。在作品的中心或顶端找到关键的点,用胶水或浆糊先固定。较大的作品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中间到边缘逐步裱贴,注意胶水或浆糊不要用过多,容易溢出,造成作品不平,影响效果。尽量不要用手直接压平,最好用一张白纸平放在作品上 再用手压平,晾干。这样一幅剪纸作品就完成了。 剪纸是一种易学难精的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充分培养动手和动脑能力,我们应多动脑、多动手、多创作,使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