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初中语文如何加强作文教学.......................................徐小龙

初中语文如何加强作文教学

           四川省木里县民族学校  徐小龙   615800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作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有的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更好地搞好作文教学,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对初中阶段作文教学有了如下点滴的探索和思考。

一、作文教学重视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时间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老师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更加重视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把作文教学效率看作是提高学生评议素养的重要手段,恰当合理的写作能力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面对的更多是应对中考,因此作文教学应该成为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寻找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来解决。

二、培养兴趣,夯实写作基础

    初中作文课难教成为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有厌恶作文的心理,大多数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少,知识面狭窄,他们作文时不知写什么、怎么写,久而久之,他们对写作没有兴趣,有些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厌烦、畏惧。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作文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想方设法让他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把他们从教师“要我写”的观念转变到“我要写”上来,自觉地拿起笔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他们对环境、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和感情。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禽邑力就会日益提高,学生认为作文不是应付老师的苦差事,而是自身需要的时候,兴趣就自然而然得到深化。

三、关注生活,积累经验

    老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生活的丰富多彩,使作文有事可写,写作练习应先从学生熟悉的写起,写自己想写的人和事,写自己想说的话,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更让学生明白他们要写的东西就在自己的身边,大自然的万事万物,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皆可写成作文,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项实践重于理论的过程,想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教学法应重点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注意引导学生走生活,在生活中吸取巧作的素材,引导学生进入生活、观察生活、描写生活,这是作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学生自觉地投入生活、热爱生活,他们才金尽情地用自己的才思和文情来表现生活。

四、引发激情,增添写作能力

    没有激情,兴趣就会慢慢消失,没有激情,生活会缺乏滋味,激情是写作的添加剂,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让学生充分释怀,不限时间、内容、篇幅、题材,只要真诚健康,学生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写作练习应先从学生熟悉的写起,写自己想写的人和事,写自己想说的话,引发学生写作的激情时,

思想更加敏捷,眼光更加独到,并且工作的效率也会因此而大大提高。因此,老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用优美的语言、错落有致的句式、抑扬顿挫的调子,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向往,用生动形象的话语,描述祖国众多的名胜、悠久的历史,激发他们用自己的笔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激情哺育了兴趣,激情滋润了生活,没有激情就写不出最新最美的文字,没有激情就会失去走向生活的动力,只有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激情,文章才能有生命的活力。

五、捕捉灵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灵感”,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终日不能完成的构想,突然之间涌现出来,困扰不已的问题突然间迎刃而解了。

    如果每一位学生在写作文时把握住“灵感’’,不让他稍纵即逝,紧紧抓住那一现灵光,就会创造出好的文章来。

    总之,作文教学也没有固定的教育格式,只有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相互配合、共同学习,中学作文教学应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木,提高学生主动作文的积极性,作文教学质量就会有更大的提高。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