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评价学生的语言艺术................................................屈彦羚

评价学生的语言艺术

陕西省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屈彦羚  723200

 要:评价学生的语言要做到简明精到、善解人意、因势利导,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思索警惕。

关键词:评价    学生    语言   艺术

长期以来,许多人相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说法,此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作为班主任,高明、机巧、妥贴、受听的语言更受学生欢迎,这种语言不仅能达“逆耳忠言”之效,而且让人如沐春风、豁然开朗。“顺耳忠言”更能展示教师的德才、教养和风度! 
  一、变“喋喋不休”为“简明精到”
  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我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事无巨细,大包大揽,想说就说,喋喋不休,一张十足的“婆婆嘴”。记得有一次两位学生打闹,一个把另一个的衣服撕烂了,衣服破了的这孩子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我为了体现我的“苦口婆心”,就用“促膝长谈”“搞语言持久战”去“感化”学生!从端正学习目的谈到树立远大理想,从古代谈到近代,从东方说到西方,列举了不少事例,阐述了不少道理,时间竟长达半个小时!如此“旁征博引”般的“娓娓道来”,其中与主题不甚相关或毫无联系的废话不知有多少!学生当时看似听进去了,但转过身很快就抛到脑后了。从中深刻的体会教育学生,要针对学生实际,或含蓄或直露,力求切中要点,以求提醐灌顶之效。班主任的语言只有简明精到、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思索警惕。 
  二、变“讽刺挖苦”为“善解人意” 
  我们班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王昱凯,这孩子学习、卫生、纪律、包括人际关系都很令人担忧。平时的作业能拖就拖,基本没有按时交过作业。每天一到校,他就把他书包的书全掏出来,围着他的课桌摆一圈,下课就踩在书上出出进进,而且经常搞恶作剧,惹得其他同学经常来告他的状。我教育过多次,他就是没有改进,更令人焦虑的是他的妈妈,我每次和她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时,她一再的袒护,总认为是老师无中生有。记得同学们又一次都反映王昱凯在班上偷别人的东西,我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然后叫他站到讲台边上,边审问边说“有其母必有其子,像你妈那样的素质怎么能教育出有教养的孩子”,此语一出,王昱凯在课堂上就与顶撞开来。后来我意识到这话言重了,话锋一转说:“被同学们当成‘小偷’是最不光彩的事,你想不想改变同学心目中的印象,最终获得老师的表扬?”王昱凯看我语气缓和了,他吞吞吐吐说:“我想得到老师的表扬” 。我就顺势引导“其实你是个有爱心、热情、有礼貌的孩子,如果能改掉身上的其他缺点,那就更好了”。孩子听了我的话,就如实的把他“偷”别人东西的经过都说了出来。从他的坦白中我看出来了,因为他经常犯错,其他同学也冷落他,导致他没有朋友 他之所以“偷”东西,其目的是为了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从此后,我尽量从正面引导他向善发展,现在这孩子阳光灿烂、性格好转。
  一个“极尽挖苦”之能事,弄得师生关系僵持的班主任怎能润物细如声从中我也感到,让学生亲近你,改变自我的“顺耳忠言”,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沟通了师生间的感情,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功效! 
  三、变“老账新算,侮辱人格”为“ 就事疏导 ” 
  有些班主任批评学生喜欢“揭底”,喜欢老账新算!只要学生做错了事,某些老师就将学生一年甚至是几年前犯的错误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无地自容。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教育最遭学生的反感。认为,批评、教育学生,千万不能将“事”与“人”或“此事”与“彼事”搅缠在一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好心”的批评中,不要侮辱学生的人格。请看以下三例: 
  (1)“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笨的猪一样!” 
  (2)“成天上课迟到,你还能干什么好事?” 
  (3)“如此胆大包天,你妈咋生了你这种人?” 
  事实上,有些学生不会解题,但在其它方面却表现出惊人的天资!作为班主任,怎么能以“笨的猪一样”而否定学生呢?学生上课迟到,班主任可以先问明原因,再提出改正方案。倘若对一位途中拾金不昧,帮助他人的学生,只因为迟到,班主任便甩上一句“你还能干出什么好事?”给学生心灵上的伤害那就不仅仅是“甚于刀戟”了!如果我们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不妨将上面三句话稍作修改: 
  (1)“从其它方面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动动脑筋,这样的题目,你应该会做!” 
  (2)“你在我眼里一直是位遵守纪律的学生,今天迟到,能不能给老师讲讲原因?” 
  (3)“你这样不听规劝,你爹妈知道也一定痛心!其实,老师知道你很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是不是?” 
  同样的教育学生,不同的说法,修改后的语言就容易被学生接受了。 
  总之,评价学生是门综合艺术,我们应因人而异:对自尊心强的,要照顾面子,人前少批评;对好胜的,不妨先肯定其成绩;对性情弱的,温柔之声中含有鼓励和信任! 一句话评价的语言应该依情据理,顺势而为,应该讲究一点艺术,让语言成为协调师生之间的一架桥梁。

参考文献:1.《新课程标准》

    2.《爱的教育》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