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马晓敏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新疆疏附县第二幼儿园     马晓敏   844100

   3-6岁的幼儿实施德育,其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是什么?《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游戏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幼儿园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发现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我认为对幼儿实施德育活动是贯穿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的整各过程之中的,贯穿于他们与同伴以及成年人的交往关系之中的。简而言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其各个环节都可以用来对幼儿实施德育。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那么,怎样才能有机的和谐的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及其各个环节中去呢?

第一,要有强烈的渗透意识。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就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的因素。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例如在美术活动中,老师有了德育的意识,就会不但注重对幼儿构图技能技巧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团结协作的品德和良好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绘画习惯,绘画的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第二,要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进行渗透。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怎样才能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去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应当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的,琐碎的。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例如,我们班上有几位小朋友用餐时经常边吃边掉饭菜。我利用图片和实例,让幼儿明白,吃饭时要保持桌面干净,使他们懂得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乱扔脏东西。 

第三,要重视教育环境的渗透作用。 

利用环境来教育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一项革命。《幼儿园规程》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应的良好的环境。这里的“环境”有两方面:一是指物质环境。二是指精神环境。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在活动时中创设了一个以爱祖国,爱家乡,为内容的活动角,并随着活动的变化,更换不同的内容,使幼儿一进活动室就感受到了五爱教育的气息。我们的环境不能作为一个摆设而是应该与教育教学的内容息息相关。另外,我们除了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我们的肩上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栋梁之才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幼儿影响最大。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有一次,我在上厕所时不小心踩到一位小朋友的脚,我连忙扶起那位小朋友,赶紧跟她赔礼道歉,或许,这种无声的行动要比你在课堂上讲十次、二十次要奏效得多。 

第四,家、园同步做好德育工作。 

3-6岁的幼儿,其道德意识正处于一种朦胧阶段,家长是幼儿第一人教师,家长的品德行为,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应此,我们要做好家、园联系工作。要求家长配合做到同步教育。如我班有一位小朋友,把班的积木玩具拿回家去了,老师找他谈话时,他也勇敢的承认了错误,并表示明天回园时,把玩具带回。可当我们把这件事向她妈妈反映时,她妈妈生气的指责老师说,我相信我的孩子,他从来不偷东西的。后来通过我们促膝相谈,消除了她的误会,她也愿意配合老师共同帮助孩子改正缺点。 

幼儿的德育工作有一定难度,所以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对幼充满爱心,用爱的纽带联结师关系、同伴之间和谐的环境气氛,使幼儿情感得到和谐完美的发展,同时,我们要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探索幼儿德育渗透规律,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