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和策略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大林乡小学 刘 强 【摘 要】: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语文学习,学生们可以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认知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和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教学模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我发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策略,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 现状分析 方法策略 汉语是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学习的语言,是人们平时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生素质的提高、综合发展和其他科目的学习都与小学语文的学习有很大关系。然而,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各地的语文教学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应引起人们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创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师资水平偏低。据调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较为薄弱,师资结构不够合理,师资水平整体较差,其中许多教师虽然具有合格的学历,但实际上许多都是通过“函授”等方式取得的学历。虽然这些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以提升自我,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课堂上不用普通话讲课,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不够丰富,对语文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等,这些表现都与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此一来,其语文教学活动主要依赖于经验的总结,而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变,这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无法满足我国教育不断发展的需求。 2、家长的配合不够。学生的第一位老师是家长,但是,有很多家长都没有尽到做好第一位老师的责任。目前,农村有三种类型的家长让我们难以配合。一种是,家长本身学识有限,对现代的知识感到很茫然,家庭辅导对他们来说比登天还难;第二种是有部分家长有能力给子女作辅导,但是由于他们忙于挣钱,忙于农活,没有时间好好管理自己的子女,把子女交给学校就是学校的事了;第三种情况是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等长辈。他们没有太多精力管理,与学校及教师间也很少沟通,或者就是过分溺爱子女。这类孩子都比较厌学,学习成绩也不好。这是语文教学也是各科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3、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未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别,“一刀切”的语文教学现象还存在,不能因材施教。例如,农村小学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农村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引导他们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4、教学方式不适应。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特别是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将以往那种传授知识的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但是,在不少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明白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听得就越累,无法把握学习的重点。 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方法 1、丰富教学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尝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找出适合农村小学学生的可行的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学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的丰富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学习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法等,使教学内容富有趣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创新教学观念。教学理念的创新,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通过网络和实际考察交流来更新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大,我们语文教师可以转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创新教学。同时要创新教学方式,创设一种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与时间,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农村小学语文差异性教学。农村小学学生的原有素质和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具体教学策略上需要进一步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有很大的自主权。此外,农村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整个班级的语文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积极性高、学习资源丰富的班级,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放手让学生学习;对于学习资源暂时缺乏的班级,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仔细学习基础知识,先达到最基本的语文教学要求。 三、改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对策 1、师资水平要不断提升。提倡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课堂教学,避免方言和不恰当的口语出现在课堂上;第二,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语言艺术性的展现,在教学导入的过程中以及对文字的教学过程中展示语言文化之美;第三,教师应通过多读书、多参与教师培训讲座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只有语文教师自身修养提高了,才能在课堂上使语言更加丰富,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语言、动作等教态方面感受到语文知识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 2、增强教学设施的建设。教学设施是提升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资源,农村小学更需要加强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能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各级政府机关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关注程度,根据《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要求,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人,改善农村教学办学条件,按照标准配备相应的多媒体与信息技术设备,为教学增添硬件设施。学校领导也要根据当前的学校的教学情况,努力地筹措教育资金,引进相近的教学设备,改进教育教学的手段。 3、重视学生审美和情感教育。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在于它不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灌输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作为母语教学,是文化的传承和体现,是能够塑造学生人格内涵养成的科目。所以在小学生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也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审美和情感的教育。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可以采用高科技教学,或者模拟情境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贴近语文文学之美,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以情动人,以理育人,才能培养“智商”“情商”相得益彰的人才。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需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并结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才能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新喜.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J].品牌(下半月),2014,12(14):288-290. [2]李家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