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浅谈新课改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赵朝勇

浅谈新课改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大林小学   赵朝勇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有效教学  民主和谐  教学环境 反馈信息

目前,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怪象:教师教得很苦,学生觉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大力倡导、研究并实施教学改革,既保证有一定水准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是一代教师的追求。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就在新课改环境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谈几点自己肤浅的思考。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研究也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的、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力、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因此,语文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越高。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呢?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1、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潜在能力得以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乐学氛围。因此,我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

2、创建充满关爱和尊重的学习环境。 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我想首先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被重视,因此,作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看待学生,充分地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热情与期待,让学生感到你值得信赖,让学生相信你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在教学中常常看到部分尖子生独领风骚、中等学生偶露头角,而差生则是无声无息。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针对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法和练习,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多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们在交流、合作中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这样,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在注视着自己,没有被忽视、冷落的感觉,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充满被尊重、重视的阳光,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就热烈了、宽松了、和谐了。

3、创设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应该师生互动起来。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参与到学生的竞争中。“老师和你们比赛读,看看谁读得好”、“有没有敢向老师挑战的”、“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亲近,感受到老师与自己的平等,因此,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畅所欲言。课堂的氛围自然而然的活跃、和谐了。

二、有效处理反馈信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从信息论看,语文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依据教材输出信息,学生从教师和教材输入信息,并交换、储存、输出信息,教师对学生输出信息作出评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断输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间不停地进行反馈。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程序;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并改正错误。如果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正确处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积极发挥信息反馈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引导。 正确的反馈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尺度。为提高反馈的正确程度,使反馈起正效应作用,教师在处理反馈信息上的导向性十分重要。面对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的语言信息反馈和各种神态的表示,教师应艺术性的有意识地选择某一、二个反馈信息,为解决“症结”开出良方,或提供思考方向,或提供新旧知识联结点等,再次把学生引下海,扬帆启航,直至达到知识的彼岸。如教学《社戏》这课,老师让学生考虑:题目为“社戏”,但为何还写到“乐土”中的其它三“乐 ”:一是得到优惠,二是可以免念“秩秩斯干革命幽幽南山”。三是是钓虾、放牛?顿时,教室里热闹非凡。有的学生说“文章题为‘社戏’,这显然离题了”,有的学生说“不离题,这正是为下文写社戏作铺垫”学生意见不一。这时,教师抓住机会启发学生道:“请同学们想一想看社戏有很大的乐趣,这三件也是乐事,那这三‘乐’跟‘社戏’有什么关系?”同学们立刻运用记忆中储存的信息,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发展表看法。有的同学就说:“这三‘乐’是小乐事,下文写看社戏是大乐事,这为盼、看社戏作铺垫,突出看社戏的在平桥村最大的乐事。”这样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不仅使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而且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挥。     2、及时反馈。 教室的空间有限,40分钟教学时间有限,是一个不变量,而提高练习质量更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其中不可忽视的是信息反馈必须及时。初中学生独立评价能力较低,只有每练一次,都给学生肯定或否定评价,把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纠正错误处于印象鲜明的状态中,使摄入知识更为正确。

3、灵活调节。反馈不是如同镜面反射,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思维品质不一,他们在摄入信息方面存在个体性,因此,反馈亦会呈多样性。作为教师不仅要事先设计恰当的确教学方法,激发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要灵活地调节教学活动,以适应学生探究学习的需要,哪怕是花费一些时间,也要广泛地、全方位地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感知,这也正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良好契机。如教学《社戏》最后一段,设计这样的探究题:其实,在船上吃的豆也是生长在田里的普通豆,去看戏,也不尽兴,但“我”却说“直到现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你是如何理解的?你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吗?(小组讨论)在原定教学时间里,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完成这一学习要求时,还存在一定困难,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句不简练或意思表述不清。这时教师就临时增加说话时间,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并采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的形式进行互帮互助。最后再一次交流时,学生也能通顺、准确、简练地回答出来了。这就说明了教师面对反馈,要采取灵活的态度,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4、因人而异。 学生的思维品质,理解能力有差异性,所以在反馈信息的处理上更要因人而异,这是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组织交流中去巡视指导接受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学生,提高他的学习勇气,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示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思考过程。也要去巡视另一部分接受能力相对强一些的学生,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和问题,引起他们紧张的思维活动。

 

 

出版日期186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