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地理教学中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四川省南充市吉安初级中学 胥成功 【摘 要】:体验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在学习中实践性较强,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可以经过实践得到很多丰富的感情经验,其所能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得到了提升,在实际的地理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晋升空间。在体验式学习的作用下,可以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完全利用起来,其概念比较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在实际的应用措施中可以将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值得被肯定。 【关键词】:初中地理 体验式学习 教学类型 要点及措施 各种复杂的地形,不同种类的气候,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地方的地理特点都有着自己地方所独有的特色,为了能够对地球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非常有必要学习地理知识,这对于人们认识地球,同时方便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地域非常广阔的国家。同一个时间点,可以在南方的人还穿着短袖,而北方的人已经穿上了棉袄了,这就是研究和学习地理的原因所在。而在传统的地理学习中,学习效率相对比较低,所以非常有必要进行一定新的方法的引入,笔者觉得体验式教学非常值得推广。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体验式学习方法的类型 1、情景体验法。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地理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教师应重视结合具体的地理教学内容,创设体验情境与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至课堂教学中,使其获得亲身实践的体验与感受,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教师在体验式地理教学中可以融入适当的角色扮演,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促使学生积极的体验与思考相关的地理问题。通过让学生融入至学习角色中,使其收获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其次,区域性强是地理学科的主要特点,各个区域在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与文化背景方面各有不同。因此,为了让学生对于各个区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情境,让其有深入其境的感觉,促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收获快乐。 2、社会实践体验法。教师除了要重视开展课堂之内的地理教学,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深化学生对于生活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对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对于各个地区的自然景色、经济建设、生活方式以及工农业发展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还会深化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从而内心涌起建设建设家乡的信念。其次,为了提升学生体验探究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精神,教师在课余时间可引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访问活动,从而推动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保障体验式学习的顺利开展。 3、动手操作体验法。开展初中地理体验式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的地理知识,合理地选用操作内容与设置操作程序,确保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不会存在任何威胁学生安全的隐患。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实施要点 1、营造有利的体验学习环境。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自我探究的热情,其中,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对于点燃学生探究欲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转变自身的角色,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开放式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使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体验地理学习内容,从而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2、教师给以正确的引导。教师在具体实施体验式学习中,应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与体验活动,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调动学生积参与体验式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其中,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需要做的是提供学生必要的信息、方式与线索等,而不是直接提供学生现有的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的探究与总结结论。除此之外,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监督与控制,引导学生做好研究情况的记录,特别是要记录好个人的真实体验,便于日后进行总结与评价。对于校外活动,在开展之前应加强对学生安全防范教育,促使学生大胆地开展探究活动,强化学生间的人际交流,尤其是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3、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理解能力,合理的选用体验式学习内容,从而点燃学生参与至体验式教学课堂兴趣,满足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在安排教学任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水平与个性差异。比如,教师可以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人物、地理现象与地理事件等作为体验式学习内容,从而深化学生对人类地理发展过程理解,使其掌握地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除此之外,教师应重视选用合适的学习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教学措施 1、加强小组合作。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将学生组织起来,以此来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并且还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去进行探索和学习。在实际的小组合作中,可以将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在实际的课堂中可以作为地理课堂中形式的一种。在合作学习的作用下,学生在对于知识的认知和感受力上会有一定的进步,在学习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其身边的资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将学习的氛围提高。在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模式下,可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出来,使学生有想去探索和发现的欲望,并且,可以将体验式学习的乐趣很好地体味出来。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一种课堂的高效质量,在将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的同时,还可以将课堂的模式进行转变,挖掘出来一条适合本学科进行教学的途径和规律。 2、注重地理实验。由于地理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实验上涉及的内容不会太多,但这不代表就不重视实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白实验对于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穿插实验让学生进行运用和演练,可以更好促进学生的知识点运用,将实验的操作性进行强调。在实验的操作方面掌握好之后,可以很好地将地理中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分季节,让学生可以非常清晰直观地看到知识点在实验中的运用,并且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可以将其传授的知识点很好地内化给学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上来,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安全问题,提醒学生调动感官去进行思考。 3、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情景设置,在不一样的情境下,学生也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在体验式学习的模式下,与课堂的情景结合起来,会有很好的效果和质量。比如,在《居民与聚落》这一课中,作为教师,可以提前将不同民情与风俗的视频准备好,让学生进行观看的时候,就可以很快地进入到导入中去,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老师也比较好进行导入,然后可以开展小组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利用合作的学习关系将相关的节目表演出来,在这样的体验中,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地提升上来。在这种体验式学习模式中,可以将情景创设的理念加入其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在这个模式下进行教学,需要教师提高其专业素养,将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更好地将教学质量提升上来。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相应的需要对地理教学方式做出改进与调整,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使学生具备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体验式教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符合新课程改标准要求,而且有助于提升物理教学质量,从而推动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立波.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410. [2]卞知伟.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6,(01):129. [3]傅树红.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223-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