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同仁乡第一小学 庞燕 【摘 要】: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能力培养 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走近我们;阅读,让我们记住历史和时间……让小学生爱上阅读并成为伴随终生的好习惯至关重要。那么应如何引导小学生爱上阅读并培养他们的能力,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认知,轻情感。语文的诸多能力不是靠直接的讲授与机械的训练获得,而是在语文实践中慢慢地领悟,一点点地积累。但有些老师片面强调语文知识的掌握,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缺少对阅读兴趣的培养,缺乏对阅读态度的引导和阅读方法的点拨。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能力减弱了,思维僵化了,对阅读存在恐惧感。 2、重分析,轻感悟。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把本应该是学生个性化、情感化、创造性的阅读活动演绎成教师对阅读内容的纯理性分析,以教师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分析代替了学生的感受体验、读书感悟,这样,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特理解,而且使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厌倦心理,久而久之,严重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3、重讲授,轻自主。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学生当成教学的“客体”,而不是当作教学的“主体”。只突出了自己的主导地位,不敢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能够自己看明白的,不放心让学生看;学生能够自己讲清楚的,不放心让学生讲。教师以自己预设好的结论,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没有一点自主的空间,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 二、通过情景教学,启发学生快乐学习的思想 1、情景教学的核心。情景教学是一种关于审美的有效教学手段,至今已实践了三十多年,却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情景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情景模拟,注重个体差异化,带动所有人的内心真实体验,充分调动个人的自主思维能力,在学生不自觉地享受这种学习状态,也是有效教学的一种创新途径。 2、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寓教于乐。情景教学将有思想的课堂学习融入教学中,避免了课堂学习氛围的枯燥乏味。小学语文教学本身是涉及多方面的,较其他课程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全方面发展,阅读在小学语文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课外见识。务必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景教学的应用,可以结合音乐的渲染,角色的分配,根据每个人自身的不同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好奇,发挥自主想象与情感融入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由感性的心理体验慢慢带入理性的自主思维模式,获得更加丰富的认知。 3、注重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务必围绕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年龄尚小,本身求知欲望较高年级的学生浓厚,并且思维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反应也更快。在阅读教学中,教材的内容总是丰富多彩的,涉及形形色色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更自觉地参与到阅读情感体验中,更主动地对书本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疑问,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要让师生之间培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信任与合作的默契关系。小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求知欲望。 三、善于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 1、打破传统,引进信息技术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信息传递不用仅仅局限在书信上,更多的应通过新科技的有效应用。准确地运用现代科技也反映了你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主流。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引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采用网络上的相关教材资料,将书本上有限的教材加以扩大,扩展学生的见识面,把充满新奇心理的学习思维带入更加宽广无边的计算机知识空间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2、计算机对阅读教学的影响。阅读是通过文字来传达思想。为了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加大了教材中的阅读量。学生的学习任务加大了,吸收能力也就有了更多的要求,必须借助外界多媒体的辅助,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例如,在对古诗句或者文言文的理解上,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帮助化抽象为形象,通过学生自主意识的发挥,更好地理解深奥的文字蕴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在适当的时候也能引用图片、录像资料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 四、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1、广泛的能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丰富的知识面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达到,都是在平时默默地付出中一步一步积累的。一本好的读物,很多时候都会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读到李白的诗句时,如果不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做一定的了解,就很难参透诗人写下该诗句的心情。如果在平时的阅读中就已经了解过当时的社会背景,那对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就能更容易参透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也能找到自觉阅读带来的乐趣。 2、阅读中要有独立的思考。常言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可见,在阅读能力培养的道路上还要注重个体的不同。书本上的知识是他人的,并非自己的。要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多加入自己的思考,带着疑问,要在勇敢的怀疑中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展示自己的个性,才能更好地获得有效的成长。注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直接反映着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是否达到更高效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的自主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阅读教学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 1、要以情导读,培养阅读兴趣。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课文呈现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感受文中美丽的情境,进而用深切的情感朗读课文。因此,朗读教学不要在朗读的技巧上徘徊,要把重点放在情感体验和情感投入上。要让学生融入课文的情境之中,老师要相信任何一位孩子都会把课文读好,哪怕他的字音不很标准,哪怕他的嗓音不很甜润。只要用心朗读,用情朗读,全身心地投入时,孩子那一张张小嘴巴读出的不是课文的语句,而是浓浓的情,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望尘莫及的 2、阅读要有目的和层次。以读为本的“读”不是一遍遍地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地读。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训练要有层次,即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除了指导有感情朗读外,还要善于用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真正地让学生在读中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文化,提高了语文素养。 3、要重视略读、浏览。高年级学生要重视略读、浏览。略读、浏览是两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也是两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在倡导阅读能力主动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教给略读、浏览的方法,培养这两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略读,指用较快速度阅读,初知大意。浏览,用更快的速度阅读(包括扫视、跳读),以获取需要的信息。要用略读、浏览的方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阅读教学要以简化的目标、粗化的结构、活化的教法、宽化的拓展给予学习主体更为广阔、自主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逐步向个体阅读和自由阅读过渡,为语文学习开辟另一片自由多彩的天地,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源。 参考文献: [1]张维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1(Z2) [2]李艳霞.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