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新课程指导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岳志琼

新课程指导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

四川省南充市和平路小学   岳志琼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被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当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首先对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进行有效教学的三个着力点,并详细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素质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到让学生自主、客观地喜欢上语文,要求学生做到可以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此外,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多的凸显出现代社会对能力的新要求,比如口语交际、创造性思维等。最为重要的是突出了实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做到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求最快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

一、小学语文在有效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1、很大一部分小学语文老师还处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小学语文就是单纯学习知识、书写汉字、阅读课文的学习过程,并没有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纳入到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这种行为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只把语文当做是一种工具,因此在语文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将文章肢解,分成几个部分,使得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困难,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涵义,对语文的学习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久而久之会降低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小学语文教学因材施教观念差,有部分教师教学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

有一部分老师在课余时间没有去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并不清楚学生现阶段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很多时候小学年级之间的语文教学没有差别化,教师没有考虑语文系统知识的梯度,导致出现教学计划和目标不合理的现象发生。另外,教师对于学生在个性、潜能方面的关注较少,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时一概而论,没有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学过于表面,没有强化学生的深层理解。

二、小学语文进行有效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1、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传统教学中,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对要学习的课文进行预习,反复阅读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达到所谓的“顺利”和“有效”。但是这种预习并不适合小学语文教学,这种课前预习无疑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消磨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有以下特点:(1)小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对语文课堂产生向往之情,而不是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合理的课前预习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中增加对课堂和知识的期待,激发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2)要让学生将预习的结果展示出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预习结果来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进而展开教学计划。只有学生展示了自己的预习成果,才会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2、促进师生对话交流。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一向都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味讲课,学生被动听课,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开小差等现象,教学质量很差。(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要进行改革。现如今的教育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要学会将学生放在一个平等民主的位置上,跟学生进行对话,了解其学习状况,是否有哪里还存在疑问等。只有学会对话交流,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话交流,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都要多进行交流。课上可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彼此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课下,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学生可以提出疑问,或者就学习状态进行沟通,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指导,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喜欢上语文。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懵懂到了解的过程,是一个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所谓“疑者觉悟,觉悟之机也;只有进行过觉悟,才能更好地成长”。学生只有多提问题,才能多学习知识,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自古以来,好的教学课堂上从来都不会缺少问题的出现,问题可以让学生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中,教师课上还要做到学会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疑问。举个例子,教师在讲解《火烧邱少云》时,可以先提出这样的几个疑问:第一,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火吧,那要是火烧到了手会不会很疼呢,被火烧到后你们会怎样呢?那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伟大的人物,他被熊熊大火活活烧死了都没动一下,如果换成是你们是不是会跳起来呢?那你们知道为什么邱少云一动不动忍痛被火焚烧吗?然后再引入课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敢于质疑的勇气,也使得学生更容易专心听讲,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新课程指导下小学语文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1、优化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新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教学活动一定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想,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想。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不学不行,不学难受,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定注重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讨论中互相学习、合作中互补彼此的不足。每一个学生存在不同的差异,他们的认知结构、经验水平、个性发展是不同的,合作学习时每个学生都能从别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发,取长补短。

2、倡导因材施教,面对每一名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

作为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体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名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师一定注重教材的研究,了解每一名学生,因材施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情况的学生,实施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中等学生再进一步,较差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把语文能力素质的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结合在一起,把语文能力素质的培养寓于知识的领会、理解、运用、掌握之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再现语文教学的魅力。

3、注重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根本宗旨是育人,教师教学一定注重教书育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教书,最终达到育人的目标。无论如何训练学生,一定不能忘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忘记育人的使命。小学生的可塑性极大,个性鲜明,教学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材内容的实质,学生思想实际实施教育,巧妙的运用教学方法,恰当运用教学艺术,挖掘教材一切可以利用的德育因素,把思想教育于知识讲授之中,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的作用,注重语文课外活动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教学有机结合,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智育,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德育、审美、品质修养,让学生多方面素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教师教学一定注重学法的研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获取新的知识,探究新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自由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人才。

4、创设问题教学情境,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教师既要向学生讲授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也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标新立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只是教学或实验的结果而已,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和创造,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教师一定注重教材的研究,时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用教师的激情,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一定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全方位思考,寻求正确的结论,引领学生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不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造就能够创新,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才。

总之,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决不应该是为应试教育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新课程是理念、是精神,更是实践和探索。我们语文教师,要在对新课程、新教材多个层面解读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天性,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大胆激发学生的灵性,积极构建有效语文课堂教学,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既有形式又有精神,使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受益,也从而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的生命绽放出异样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房贞政. 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S1

 [2]段昌杰. 漫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12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