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之浅见....................寇俊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之浅见

四川省南充市西河路小学  寇俊碧

【摘  要】:有效性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要努力让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桥梁.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

  1、提问使反馈及时、简洁。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比其他形式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更具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 有效的提问可以让数学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提问能集中注意、强化记忆。

  当注意力集中时,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区域处于兴奋状态,听课效果就比较理想. 学生往往在答问时精力集中,而在听讲时有时注意力发生转移. 教师光靠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提问能引发思考,启迪思维。

  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 概念是反映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 特别是在学生一般认为理当如此的地方,可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 同时,应引导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或以题目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4、提问能拓展能力、促进沟通。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课堂提问便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 如在教师做演示实验验证数学公式的过程中,釆用边做边提问让学生回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冷静考虑,并给予合理处置. 通过提问,教师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这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 通过提问,还能发现作业、考试中的抄袭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几点策略

  1、教师应提高课堂提问的目的性。

  课堂提问要抓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使问题能问到点上,问到学生心里,而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 例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学重点是掌握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难点是能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整除. 教师先让学生说出一些能被2整除的数,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观察会归纳出: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2的倍数. 此时教师可进一步追问“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学生不难总结出“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这些有目的的提问紧紧围绕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勇于探究,快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引入课题,提问要新颖。

  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用尽一切办法使课堂处于一种轻松和谐、无压力的状态,从而和学生产生共鸣,使课堂氛围活跃,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爱上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就像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课的过程中,可首先采取谜语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听,然后猜猜是什么?钟表嘀嗒的响声使学生一下子便猜到了,每个人都高兴地答着“钟表,钟表”,然后再问:大家家里都有钟表吗?小兔子家里也有一个钟表,但是却不走了,导致今天上课她险些迟到,该咋办呢?同学们可以给他出出主意吗?(修钟表)我们一起和小兔子到钟表店去吧. 然后进行多媒体教学,让同学们感受一下有效的提问会使学生有学习和探索的激情,从而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3、提问要具有层次性,要面向全班学生。

  提问时应针对所有学生,让每个人都感觉应该主动回答问题,如此还能让教师更容易地发现学生的疑惑. 经过调查发现,不同程度的学生皆希望能够答出教师的提问. 所以,课堂上问到的知识应广泛,且应针对所有人. 在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时,也应该考虑到中等生以及差生,积极地提问每一个人,且对每个人的态度要一致,要将好、中、差有效结合,使各个程度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都得到满足. 怎样使结合更好呢?应考虑到大部分同学的认知水平,然后将问题有效地分好,较简单的问题由学习不是很好的同学回答,较困难的问题则由学习优异的同学回答,使所有同学均有表现的机会,都可能尝到参与的意义和成功的快乐. 除此之外,在回答提问的影响上也要做到一定的目的性,要是想给所有同学讲解典型例子答题的整个过程,应挑取那些逻辑思维强、解题过程清晰的学生;要想让大部分同学在上课时感受答题的过程,则应该挑不同程度的同学. 要是所提的问题比较简单,则应让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回答,给他们更多的注意,让他们能够感受课堂上的成功,从而提高自信,知道自己没有被忽视,然后在学习上有更加浓厚的兴趣,爱上学习.

  4、上课提问要言简意赅,富有童趣。

  在我们身边的是一些单纯可爱、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当教师对其进行提问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很迷茫的表情,所以当我们进行提问时,所用的语言应具有童趣,应和孩子们说话的语言接近. 孩子们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看做是对知识的获取、加工以及运用处理的过程. 孩子到底能不能准确地回答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关键,是孩子是否都听懂了教师的话. 上课时,教师说的话应尽力与孩子们的思想境界、生活氛围、交流氛围相符合,并且尽可能地不用比较繁杂的话语,说话时应给予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从而了解孩子们对知识的接收量及掌握程度,而不是为了让孩子们一直在想教师问的是什么而浪费时间和脑力,因此,简洁、清晰的问题可以减轻孩子的负担,节约时间,使孩子能更加集中地思想、学习.

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要注意的问题 

1、提问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小学生,特别是年纪小的孩子,学习时都很被动,上课时经常要教师提问学生才说出问题,长此以往,他们会很依赖老师,导致思维上的惰性:当有问题时才去思考,这样会阻碍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他们正处于面对事物满是好奇和新鲜的时期,教师应合理应用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上课时多进行互动交流,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地考虑问题,使其能够更快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你有哪些数学疑问想提?”例如这样的话可以使孩子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可以集中注意力,从而对数学更加感兴趣. 孩子们在处理自己的疑问时,会变得更加有兴趣,如此,孩子们面对学习时会更加积极、主动.

  2、提问结束应及时做出评价。

  不管是怎样的上课方式,评价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师应适时评论学生们回答问题的情况,如果回答正确,应进行激励:“你真棒!”“你想的和老师的一样啊!”如果回答错误,更应该鼓励:“没事的,你是喜欢动脑筋的孩子. ”要是回答得比较有新意,则应该大声表扬:“真棒!”“比老师厉害哦!”千万不能不对学生的答案做出反应,使学生以为回答的好坏没什么两样,从而使老师提问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进行减弱. 很多情况下,学生回答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特有的创新的理解,有时也许理解错了,这时教师应怎样做才能在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下让他们转换一种思考方式呢?第一,教师应同意孩子们思想的合理,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说出来,不能让学生认为自己一直是错误的而渐渐失去学习热情,而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胜利机会. 如果学生的回答让教师很满意,这样,教师会很轻易地去激励表扬,但是如果回答错了,教师则会表现得不耐烦而一票否决. 实际上,学生要是回答错误或思路不清晰,教师更应合理利用,这样的情况通常会体现出学生目前学习上的障碍,认知上的不明确,教师应将其展开,发现一些错误存在的原因,主动地对学生做出认同并适时做出纠正,使学生在认知上有所改善,并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使上课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和谐,没有压力.

不管怎样,适时的提出问题可以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开发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爱上数学. 优秀的提问,规定教师应细心地、全方位地认识学生,合理计划教学方案,联系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心理状况,在课堂上有规划地提问,且提出的问题应是所学的重点及关键点,如此便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的集中,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也能使教学更加有用,效率更高,还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更。

参考文献:

[1]覃小平.农村小学数学问题设计与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0,

[2]陈君德.小学数学探究类问题设计的策略[J].教育艺术,2017,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