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中心学校 金发荣 摘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今天,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随着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不断推进,对教学的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不断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将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2、比喻教学法 所谓比喻教学法就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将两个本质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的事物建立联系,通常情况,是选择一个熟悉的事物,引伸到未知事物的影子,从而达到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新事物的目的。 3、主动探索学习法 信息技术对学生动手的能力要求较高,先学习理论知识在进行实践操作,不如让学生先主动动手实践,探索新课的知识,发现在主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之先学习理论再进行实践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在实践中思考分析问题,锻炼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4、 协作学习方法 所谓的协作学习就是以团队或小组形式组织学生们进行学习的策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们能够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探索到的信息以及材料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共享,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强化学生间的沟通,提升学生间的包容差异能力。在协作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体为学生,进行的主要是自学,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和辅助 二、加强教学的整合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 如今的学生越来越强调自我,在课堂上也是如此。他们不再完全听从于教师的课堂教导,开始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创造力都不相同,如果给他们每人一个平台,他们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绚丽色彩。在课堂上,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可以发现并利用不同的解决方式,可以从中挖掘出不同的难点、疑点。如果教师采取的是“布置任务--完成任务--讲解任务”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只需要完成任务,他们最终所获取的答案都是我给与的唯一的一个。但是,信息技术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科目,其中很多内容都来源于日常生活,甚至还有好多来自于其它科目的知识积累,个人理解能力和知识 涵盖面的不同,会使一个问题有多个解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学生演示”功能。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只做补充、提点、指导的工作,等到他们完成任务以后,找一部分学生来演示自己的成果。这样,在课堂上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三、合理采用组内协作,建立合理的帮助体系 由于学生的起点参差不齐,通过教师的统一演示或个别辅导,有时效果并非很显著,这里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进行分组协作学习。分组形式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和自由分组相结合”,也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异质和自由分组。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会出现小组内部分同学完成所有任务的情况,这就要求组内小组长需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保证每位同学都有任务,只有小组内成员都达到了预定目标,小组才能算获得了成功。这种共同的目标促进了学生自愿性的互帮互助,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建立一个完整的帮助体系,更有助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设置创设自己的帮助体系。例如“EXCEL图表制作”这一学习内容,我设计了三种帮助方式:一种是“视频帮助”,即教师在备课时制作好的操作视频;第二种是“文字帮助”,即通过文字的形式提供一些操作技巧和操作方式;第三种是“对比帮助”,即教师把结果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有一个目标。 四、培养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能力。传统的教学体系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式的增长。信息技术教学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还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给学生提供“素材库”,让学生到“素材库”中去获取有用的材料。有的学生利用“素材库”中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格、文字、动画,经过处理,或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贺卡,或制作课程表、个性月历、通讯录等。相信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一定会增加对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能顺利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采用多元化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把学生分等或分类,而是用来改进教与学。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师上课总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对于不会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耐心辅导。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多元化评价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因此,在今后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大担探究、学以致用,努力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并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自己终身学习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