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高中物理课堂中问题教学法的有效运用策略..................江旭

 

高中物理课堂中问题教学法的有效运用策略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江旭  637000

【摘  要】:伴随着我国新一轮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也必须相应地随着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出调整。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传统教学法上的新型教学方法,在现如今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条件,讨论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法;应用条件;有效策略

在物理课堂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开展教学,首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既要照顾到学生的思考方式与和思维模式, 还要注意在引入问题教学法时不要太突然,要循序渐进,以免影响下一步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物理教材的思考与研究,进而去寻找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一步步的掌握知识,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条件

1、问题教学法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来提出问题是运用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情以及基本需求,这是问题有效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若教师不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提问题,就有可能在提出问题的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无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与探讨,并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影响。问题的难度过大,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的难度过小,则会使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消极上课,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问题设计的太过简单使学生们失去了探索答案的乐趣,使学生们无法在探究问题与寻找答案的途中得到很好的锻炼,也就使问题教学法失去了意义。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水平,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设置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努力就能有结果。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给予他们信心,在了解学情时应放低身段,不要给学生一种畏惧的心理,要尊重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好与否的意见都应虚心接受,这样教师才能客观的找到问题,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不断地完善教学。

2、问题应具有延伸性与趣味性。

问题应具有延展性。教师将问题既立足于教材,又延伸至课外, 进而实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高中物理教材中能够将问题与生活结合起来的内容并不多,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将问题尽量延伸,将教材中的重、难知识点与现实结合,给学生看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处, 给与他们学习的动力。问题的设计还应具有趣味性,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很大程度是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现的形象, 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兴趣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将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经常接触的故事、电影等结合, 才能提出真正高质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1、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很多事项, 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提问也要把握好时机。在课堂的导入阶段, 适当的小问题可以将学生零散的心思集中于课堂上来, 有助于教师知识点的教授,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问题的好奇心, 进而产生对课堂知识的渴求。教师在教课时, 要着重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进行提问,若提问在重难点之前,会使学生使用许多不必要的精力去解决问题, 可这并不是本堂课最重要的任务,则很有可能打乱教师的授课计划;若在重难点之后提问,长时间精神的高度集中会使学生产生厌倦, 对问题也没有了兴趣, 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会打击到学生,也对今后的课堂教学产生不利的作用。在本堂课结束时进行发问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本堂课所学知识,理清知识脉络, 还可以对下节课所要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发问,鼓励学生在空闲时间围绕问题对下节课知识进行预习。

2、提问应循序渐进。

高中物理教材中有众多实验,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应引导学生,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思考。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章节时,教师拿出两种外形相同但重量不同物体,向学生进行提问:谁先落地?原因是什么?然后教师向学生进行实验演示, 让学生观察结论与实验结果是否相同。接着教师进行新一轮实验, 改变以上两种物体的外形,再将两种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 向学生进行相同的提问,这时,学生的兴趣就被教师所调动,教师再进行进一步的提问,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最后,教师将一片羽毛和一片铁片放在真空管中进行自由落体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完成本节课的知识教授。这种提问方式是循序渐进的,使学生的思维在跟着教师走的同时也能自己思考问题, ,找寻答案。教师还要适时追问,在不脱离本堂课内容的前提下,针对核心问题积极追加问题, 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知识,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

3、善于将问题变形。

高中物理中的许多习题只是变换或增减其中某些条件后,就成为了另一种类型的题目, 在发现这一特点后, 教师在授课时就应有意识的将问题“变形”,拓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懂得条件的重要性,对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与理解。就像高二课程中有关单摆的学习,在学生掌握了单摆周期公式,理解单摆模型后,教师可以在单摆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匀强磁场,让学生再求单摆周期,在多次问题变形后,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单摆这一章节的知识, 并且巩固了电磁场的知识。

三、高中物理课堂问题教学法应用策略分析

  1、调查了解学情,为备课做好准备。

  我们老师大多都很敬业,可以到网上搜索很多优秀的教案,从而把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设计的十分充分,甚至可以详细到教案的每一句话。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即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可以说不以学生的需求为目的的教学不会是好的教学。所以会出现有些课学生早就学会了,已没有再听的兴趣;还有些课没有对学生原有知识掌握情况作调查,教师凭想当然就认为学生会了,其实学生根本没有听懂,这些学生会的教师却在那里大讲特讲,而那些学生不会的或者忘了的,教师却一带而过,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没有把学生的需要当做教学的首要问题。所以要想上好课,就必须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其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每章的单元检测、课后的作业批改、课余时间问卷以及跟学生谈心等较为正式的方式来了解学情。为了及时帮助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内容,我们大多数教师一般采用布置作业来达到目的,从而对反馈出的问题再想办法解决。摸底考察、问卷都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掌握情况,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

  2. 创设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要让学生把问题作为线索,找到解决的办法。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到知识的海洋中去。要想解决问题,就要想出新的对策。所以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认知理论可以看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不停地提出新问题,找到办法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且会应用所学知识。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要先提出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全程中,要非常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情境的目的就是要把事物的矛盾揭示出来,把学生原来的知识经验丰富起来,调动学生内心最原始的需求,帮助他们引发内动力。促使学生对于问题有了探索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全身投入到问题研究中来,进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科学能力的目的。

  3. 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问题教学法的过程是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构建的过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随意地改变问题的难度,而是要以学生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分层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问题,并且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问题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解题时,考虑得不够全面、深入,然而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对问题进行解答。例如,教师要求学生验证能量守恒定律的问题,然后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的办法进行理论推导,或者是可以采用刻度尺、弹簧秤等实验仪器进行验证。从而在实验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既能解决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 又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 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

参考文献:

  [1]孙胜霞.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M].鲁东大学,2013.

  [2]滕绍波.课改后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3(35) :144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