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词的兴趣..................方秀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词的兴趣

黑龙江鸡西市恒山区实验小学  方秀丽  158100

 

中国传统经典古诗词,博大精深,这些经典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记载的至理名言,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个人在他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学习和诵读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对于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诵读经典古诗词对小学生的影响。

1.诵读经典古诗词,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识字量。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让小学生多读、多背经典古诗词,有利于小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有效提高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学生认的字多起来了,就能提高阅读量;背诵能力增强了,就能很快熟读,背诵课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谈感受的时候常会语出惊人;写作的时候就会妙语边珠……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诵读经典。

2.诵读经典古诗词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古诗词朗朗上口、押韵、对仗等特点,以及小学生记忆力的优势鼓励他们诵读、积累有助于小学生形成“真、善、美”等极具人文价值的观念。经典古诗词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这些传统文化概念中的正面的人文价值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能使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专家认为,“道德”、“品性”、“气质”等重要价值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经典教材中皆是美心美文,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地提高自身修养。

3.诵读经典古诗词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丰富想象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诵读经典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记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获得显著提高。而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集中注意力,能否持久维持,是决定孩子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反复诵读,利用这一宝贵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是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最为有效的手段。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也会相应地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理解力提高了,其想象力也比较丰富了。

二、诵读经典古诗词的有效方法。

1.掌握积累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古诗词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经典,也是语言之精髓积淀,因此很多古诗其背景深远、意境悠远。但《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主要是鼓励引导学生诵读积累,而对语法结构、诗意解读等没做过多要求。因此很多学生对有些诗词的诵读积累也是“囫囵吞枣式的。通过不断的尝试,我发现老师向学生交代清创作背景和诗的大意,学生在若隐若现的理解中去背诵古诗效果会更好。

2. 图文并茂、想象画面引导背诵。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副绝妙的图画,画中有人、有物,关键是看其侧重描写的重点是什么,每一首诗其实都是一篇篇精妙绝伦的文章,要想解读其内涵。只有图文并茂、再加合理大胆想象才能引领我们行走在美丽如画的诗文之中。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时,常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配上相关插图或利用书中插图,想象画面,指导背诵,这样的背诵方法也适合低中年级学会的认知水平。

3.配乐朗诵、歌舞相伴引导积累。我在引导学生积累背诵古诗词时,想到李煜的《虞美人》,李商隐的《无题》,岳飞的《满江红》都被谱成曲,配成乐,吟诵传唱千古。而其他的诗词也可以走同样路线,这似乎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于是,我引导学生把所要背诵的诗词进行自我谱曲配乐后进行吟唱,可以自由编曲,也可以套用已经会唱歌中的曲子。总之,选择自己喜欢的乐曲来吟唱。这一方法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诵读欲望。孩子们利用一切时间为自己的古诗配乐。如有的学生就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配《阳关三叠》的曲;有的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配《欢乐颂》的曲,还有的自编自舞。总之,孩子们在自由快乐中寻求百花齐放,让一首首古诗变成了一支支歌曲,汇成了一曲曲优美的旋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激发了学生对经典的喜爱之情。

4. 赏识和鼓励性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对学生的积累过程、积累成果进行及时总结评价,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评价中认识自我的不足,也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绩。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擂台赛”等形式来评选优秀作品和优秀人员来鼓励学生诵读经典;采用官衔命名“我是诵读王”,“我是小小藏诗家”,“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是吟唱家”等学生自命的“称谓”来鼓励学生诵读经典;此外还组织召开家长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亲子诵读赛”,既激励了学生又提醒了家长,也让孩子们在“亲子行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更好的确定了努力的方向;除外,还在学校举行的大型文艺活动中充分展示学生诵读积累经典的成果,让学生找到诵读积累经典所带来的乐趣,找到成功的喜悦。

三、诵读经典古诗词对提升学生素养的意义。

1.经典古诗词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诵读经典古诗词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成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任何一个国家,假如摒弃了优良的传统文化,那无疑是忘本。只有遵循全人类理解并接受的行为准则,在发展文化的同时,还保持着本民族文化传统,才能把本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

2.诵读经典古诗词是提高学生母语素养和民族素质的必由之路。作为核心课程之一的母语课程,越来越受到所有国家的重视,诵读经典已成为各国母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儿童阅读经典,汲取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措施。

3.中华文明待续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经历过“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华文化的传承已经出现了断层,当代人的国学底蕴已不如上辈人深厚,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再去读如“四书五经”之类的国学经典,许多人甚至连国学经典是什么都说不清楚,更谈不上能读懂这些国学经典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有紧迫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及时补救。从小让孩子们诵读经典古诗词,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春风化雨般提高孩子们的文化修养是我当前最为关键要做的事。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成为现代传播的生力军,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小学生网民和手机用户也越来越多。这些小学生通过大量接触网络,接受现代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已经渐渐陌生。火星文的出现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很多学生包括小学生在内,已经不喜爱使用基本的汉字,取而代之的是火星文等网络用语、网络文字。对火星文为代表的新兴网络用语和文字的使用,导致的一个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学生与自己的父母或者年龄更大的人产生交流障碍,出现沟通隔阂,导致社会矛盾、家庭矛盾的日益增多。

经验和相关数据表明,一个人成年之后,脑海中记忆的古诗文大多数是小学、中学所应熟记的。因而,通过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必然使其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感染,为丰富一生的文化积淀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古典诗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小学生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好教材。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强化民族精神,同时践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促进学生大量吸收积累祖国优秀语言精华、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加强人文修养,不仅是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的好方法,也是每一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在今后的课堂中,还要继续深入开展《国学诵读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当孩子们小学毕业时,回首小学学习时光时收获的将不仅是语文知识,更具备高尚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经典将会相伴孩子们一路前行。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