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移动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 黑龙江鸡西市恒山区标准化小学校 姚丽君 158100 智能移动终端所具有的便携性、方便的上网功能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其教学应用提供了基础。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交互教学包括课堂互动教学和课外互动研讨,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自主学习包括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基于交互的自主学习。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和配套环境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必将更加广泛。 一、智能移动终端的定义 智能移动终端是由英文Smart Phone 及Smart Device 于2000 年之后翻译而来,是基于操作系统且具备网络浏览,多媒体呈现和应用程序安装等功能,具有移动性、实时性、使用广泛性、易用性等特点的电子设备及配套软件。 二、智能移动终端优势 (一)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革新 众所周知,学习媒体是教育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工具,纵观学习媒体的发展历史,依次出现了纸质载体、电子化载体、数字化载体,目前处在网络化载体阶段。与前几种类型的教育信息载体相比,网络教育信息载体具有信息载体易共享,信息载体易携带,信息载体易交流等显著特征。与此同时,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应用的普及,让我们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资源的获取、交流的进行能够真正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达到泛在学习的理想状态。 (二)使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资源的获取更加便捷 在科学技术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以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智能移动终端在硬件配置上不断提高,在软件支持上不断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智能移动终端替代传统PC机来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伴随着Wifi网络连接技术和4G通讯技术的不断应用,对于智能移动终端来说,通过安装所需要的程序软件,不仅能够实现传统PC机上的那些功能,其所具有的便携性更能完成传统PC机难以完成的功能,智能移动终端在教学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自由、交流、沟通、分享 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服务为其教育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拓宽了知识获取的途径和学习的时空限制。只要拥有一台能够联网的智能移动终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通过智能终端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个人可以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可以翻阅相关的电子书籍,查阅相应的电子资源; 通过智能终端,学教双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沟通,可以通过云笔记相互分享学习经验。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让“主动式教育”变为了可能,学习者在接受课堂教学的同时,拥有了包括学习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等方面自由; 每个学习者又在一个由智能终端构成的学习群体网络中,在学习的同时,他们还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和分享活动,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有机结合。 三、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互动教学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出现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教学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互动教学以讨论、研究和对话的方式,形成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达成思想和智慧的共识,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以促进人的主体性不断生成、发扬、发展与提升。 (一)课堂互动教学 互动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互动性。从教育效果来讲,最有效率的教学方式依然是师生面对面教学,课堂内师问生答、师讲生问、生讲师评、生问生答等师生互动教学形式。但是由于工学矛盾,以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学生分布分散等问题,学习者有时候难以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进行教学活动。现今的技术已经成功构建了“多终端视、音频同步互动”教学平台,相比传统课堂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接入网络,学生可以从任意地方参与到课堂当中,教育者和学习者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和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跨越空间限制达到课堂互动教学的效果。 (二) 课外互动研讨 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学习者可以进行课前和课后的研讨活动。课前教学者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上的微信、QQ 等即时通信软件告知学习者学习内容和学习实践,让学习者在上课之前先对课程相关内容预习( 包括课程内容和课程相关的发散知识点) 。学习者可以通过文字形式和视频形式预习相关知识点,为后续的课堂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习者还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进行课前、课后的讨论,通过讨论来化解自己的疑惑,加强自己后续学习的指向性。同时还可以通过与教学者的交互来让教学者修改自己的教学策略,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将讲授的重点放在学习者没有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自主学习 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不仅是教学模式的变革,同时带来的还有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信息社会中,用户的自主学习能力会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对于用户的自主学习也具有巨大的影响。 (一) 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 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过程更加方便。学习者可以选择在个人合适的琐碎时间内进行学习活动,例如在家,在图书馆,在咖啡厅等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利用云计算技术,学习的过程可以进行自动同步,即便是学习者利用他人的智能移动终端,也可以通过登陆账号快速定位到上次学习的位置,学习活动可以继续进行,丝毫不会受到终端设备更换的影响。从而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的内容上,学习者既可以学习教学者通过特定渠道提供的,准备好的放在预定空间的相关教学文本资料和视频资料; 也可以利用网络公开课等开放学习资源进行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空间来存储课程资源,如PPT讲稿、文字教案、视频资料等,供学生在异地下载浏览学习,提前学习教学主题内容; 也可以将相关教学资源发送给学习者移动终端,让学习者可以直接进行学习。 (二) 基于交互的自主学习 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交互研讨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智能移动终端可以方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总结和讨论的活动。学习者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在有了新的想法或观点时,都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非常方便地进行讨论。讨论的对象可以是不特定对象,例如在QQ群中发表自己的疑惑或观点,让群中的其他朋友进行参考或解答; 也可以是特定的对象,例如直接对自己的好友或老师发送讨论申请等。 智能移动终端上的云笔记软件等可以轻松管理学习者的讨论过程与结果,不会发生记录遗失等问题,还可以轻松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整理。网络讨论过程中纷繁的笔记、众多的文件、随手记录的个人想法等,都可以通过云技术进行自动同步; 通过标签等技术,系统还会自动对笔记进行简单的整理。学习者不仅可以保存课程相关的文本资料、图片文件、PDF 文件、WORD文件等,而且可以对笔记的相关内容和资料进行二次编辑,形成系统化的信息资源。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应用给移动教学带来了全方面的变化,开放的多媒体教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课本,多元化的教材给学习者和教学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激发了更强烈的学习积极性; 丰富易获得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取代传统的固定的教学资源,知识的传授者不再是唯一的课程教学者,学习者只要愿意就可以选择学习各大知名大学的相关开放课程而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生动的教学过程取代了传统的固定时间固定场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变得随时随地,变得更加频繁,思想碰撞也更加激烈,学习效果也获得了更好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