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王光理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民族中学           王光理   547300

摘要物理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从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物理教学的课时少,内容多而且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会存在一定的疑惑和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物理教学的需求。我们需要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整合相关的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方式运用到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物理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运用

当前是一个人类在逐步迈向全面信息化时代的社会,教育信息化在世界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中呈现出势不可挡的趋势,以网络多媒体教学为主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各门课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合理地融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使其在教学改革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不仅能够使课程目标更好的完成,还能够对课程的优化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实验效果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非常重要,主要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所在,传统的教学局限于老师用语言、文字、实验仪器等手段进行的表述及演示,操作性差,很多实验结果的演示现象稍纵即逝,另外,演示效果也比较差,缺乏能够认真而准确观察的实验教学,而学生对实验结果能否进行有效的观察将会直接影响实验效果。    

直观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因为物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抽象性,而且概念比较多,也比较难以理解,而初中生是一群充满热情和好奇心的学生,传统实验教育会束缚他们对实验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演示实验,将各种实验进行Flash动画动态模拟演示,如电荷的运动、光线、光色的混合、磁感线等实验,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认识和理解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物理现象及规律,给学生提供了一种生动直观的视听经验,此外,通过使用摄像机、投影仪等对所学实验进行扩大,能够使全体学生比较准确的观察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也对课堂实验学习效果的体现非常重要,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利用信息技术深化知识的理解    

  建立物理感性认识,是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的基础.如讲解简单机械知识(如锅炉安全阀装置)时,学生就因为缺少感性认知材料,很难理解它的自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如果将“锅炉安全阀”装置的挂图改为动画的课件,能够详细描述工作过程,那么学生就不难理解因锅炉内的气压增大对锅炉压力增大,最后将阀门塞子向上推动,使杠杆转动达到新的平衡,锅炉内的蒸汽每释放出一次,锅炉内气体对侧壁的压力就会相应地减小.同时演示了因杠杆上挂的重物过大,锅炉内蒸汽因不能释放而使锅炉内气压超过它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最后发生爆炸的事故.通过该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深刻理解锅炉安全阀门装置的工作原理,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懂得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安全的重要性.    

    物理教材中有不少教学内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以致构成了教学的难点.对此,仅仅由教师口头说教,往往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例如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实验中探究物体移动距离与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关系中,无论老师语言表达能力多强,老师在演示时指出移动物体的起点和终点位置,拉力作用点的起点和终点位置,仍有80%的学生不能理解,或者在具体测量时不能准确地测量它们移动的距离,可谓白费口舌.然而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课件演示提升重物时留下物体和拉力作用点原来位置的痕迹,再指出它们的距离.90%的学生可以理解,能够顺利完成探究过程.从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出将哪些原来枯燥、乏味的说教转化为形象、生动、具体的动画过程,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机结合,将多媒体呈现的知识与教学内容和课型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物理课程教学,从而使教与学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教学的效率。    

  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声光交错和图文并茂的特点。教师利用多媒体结合教学的内容创设新颖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电脑和大屏幕的投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和色彩鲜明的动态视觉,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营造出了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将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并且,还可以通过利用免费版和商业版的教学软件模拟一些不易理解的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比较漫长的或瞬间的物理过程变得有序且可以控制,使学生能够边看边思考,而且,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还拥有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必要的感性材料,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当然也有着弱点。我们强调的是其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而不是在教学中的全盘的替代。    

1、要注意明确目的    

任何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服务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也是如此。信息技术是否在教学中使用,应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应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以最大功效发挥媒体作用、达到最优教学效果为宗旨,来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媒体,它的角色应是辅助教学,不能片面夸大其作用。    

2、不能以信息技术模拟代替实物实验    

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尽管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可以带给人更加强烈的视听刺激,更为细腻的物理过程,更加直观的结果分析,但它不具有实物实验带给人真实空间感、实验可信度,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尤其是缺乏人的表情那种不可言表或言犹未尽的诱导、暗示。如果简单地把演示实验搬到屏幕上,就违背了认知规律,只有恰当地结合两者,将其作为物理过程的再现,结果的分析,规律的总结等,才能起到相辅相成、互补不足的作用。

作为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信息技术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它不仅对物理教学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使得物理教学开展更为灵活新颖;而且它使教学手段多元化,对物理教学的创新和教学内涵的丰富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辅助工具,在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等设备,还是应当以书本为主,主次分明,运用得当,发挥好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出版日期:2018年八月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