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王光理

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河池市天峨县民族中学       王光理  547300

摘要: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目前的中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以致用”。

〖关键词〗初级中学  信息技术教学  教师  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各中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成为中学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时也对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先进的、适当的信息技术教育方法在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学生信息技术素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学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尽管信息技术已经上升为一门中考科目,但相比其他学科来说,还是被轻视。由于初一、初二不面临中考,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副科就闲了下来。特别是临近考试,信息技术经常被一些主课挤占了,有的学校甚至连信息技术课本都没有。有的农村学校的学生直到要考试了,还没见过微机是什么样子。学校及家长、社会的不重视大大阻碍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

  (二)教师教学理念陈旧,不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有的信息技术教师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进,阻碍了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拉大了与高水平教师的差距。因此,有的教师把信息技术课上成了操作课,为技术而技术,三维教学目标成了摆设,学生也因为枯燥乏味的教学而失去了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三)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不同的家庭,信息技术水平有明显的差异。如有的学生从小就接触电脑,电脑玩得游刃有余,而有的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接触一下,就连最基本的打字都不会。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接受知识快,对教师讲的能够很快掌握,并能举一反三,而有的学生恰恰相反,尽管有时也很认真,但由于自身原因,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四)教师教学语言不规范。如:“我们随便挑选一种颜色做背景。”“新建一个文件夹,随便起个名字。”“从图库里随便找一幅图片。”“随便”一词包含的意思是随心所欲、任意、不经心。看似简单的一个词,却对学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它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是:可以不认真,可以想当然。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通过语言行为来实现,教师的语言行为应尽可能准确、贴切、完整。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语言行为的研究,确保语言行为的正效应。

二、提高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素质。信息技术教师要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 所以信息时代的社会需求对具体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自身要完成一次教学到终身教学的转变。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知识更新快,所以教师必须随时了解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除了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外,教师还需要有比较深厚的人文修养, 让自己和学生充分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这种特殊的文化意识, 这样在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才不会停留在枯燥的内容讲解中。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网络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形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利用最好的学校、教师、课程和图书馆进行学习而不必受时间、地点和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为了适应教学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完成教育观念的转变, 把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方式上来。其次,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无论对教学内容的考虑还是教学方式都有新的要求。在内容上,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基础的实用性。

(三)培养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对某个事情的“好奇”心理不能称为兴趣。学生有兴趣表现在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集中较长时间注意力。例如我在给七年级学生讲WORD字处理软件的应用课程时,课堂上没有长篇的系统介绍,没有菜单功能的讲解,每一节课我都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个用WORD字处理软件设计的个人简历、课程表、月历等等小作品。每节课的开始我先把这些小作品给学生进行展示然后再带领着学生具体去完成它。这样学生就像做游戏一样听课,全神贯注,操作专心致志,40分钟在紧张愉快的生活中一会就过去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它能使学生努力求知,勤奋钻研,学而不倦,专心致志地学习,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四)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中学生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结合初一语文教学,我校采用的“计算机与语文识字教学整合”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它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让学生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打(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初级中学一门年轻的学科, 它的可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理解该课程学习的意义,让他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一份学习的热情与新鲜感, “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开设该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肖兴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M.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士凤.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M.科技资讯,2009.33.

 

 

出版日期:20184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