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实现歌曲艺术形象的育人价值..............韦光

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实现歌曲艺术形象的育人价值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民族中学      韦光   547300

摘要:音乐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激情,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 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 教育人, 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审美教育对青年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上有着特殊的价值。音乐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音乐本身,更深层次体现在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它对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教学;形象;价值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音乐素有艺术皇冠之称,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音乐魅力的美谈,如伯牙鼓琴而六马仰听;秦者引吭,响遏行之;孔子“闻音如乐,三月不知肉味,”以及“高山流水遇知音”等,均为千古流传的音乐佳话,古人还认为音乐具有感化人心,移风移俗的作用。音乐教学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真正的音乐是极为广阔的,美不胜收的,它让听众沉浸在美丽的旋律中无法自拨。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我深深感到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在初中教学科目中,音乐课只是一门普通的课程,但重要的是它是一门美育课。不同于其他门类的知识课,它本身就是一种愉快教育,快乐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音乐课本身就具备让人喜欢、感兴趣的特点,这为进一步学好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学生喜欢唱上几句流行歌曲,本身就能说明他对音乐感兴趣,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不喜欢课本上的知识是觉得与流行、通俗音乐易唱、易记、易懂的直观性相比较。音乐的情感体验是一切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一切音乐活动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音乐是人表现情感的手段和工具,它一方面体现了时代精神、民族特征和丰富的生活内涵,另一方面又体现音乐家创作个性,因此,学生在听音乐时不能被动接受,要作为主体自觉感知、想象、理解音乐。对中学生而言,音乐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没有丰富的情感是无法获得这种体验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主动去探索、领悟,要通过让学生反复聆听、欣赏、视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艺术家在作品中贯注的审美体验。

二、提升学生欣赏能力

音乐新课标也明确提出“音乐欣赏教学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单纯地给学生听音乐来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每部音乐作品都有不同的音乐形象,并且各具特色。有的突出抒情性,有的侧重于描写,有的则富有哲理。音乐的内容、形式、风格和表现的情感是多样化的。所以对乐曲的初步了解后,教师要从乐曲的情绪、力度、速度、技巧等方面对乐曲进行对比分析。

音乐欣赏整合了个体在听觉、视觉、动作、认知和感性等各方面的运作。音乐欣赏教学并非让学生单纯地聆听,而应该结合音感、识谱、演唱、演奏等活动,通过创造性的引导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内涵。教师的职责是选择最优秀的、最有代表性、最能激发学生美感的艺术精品,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听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懂得欣赏音乐的学生必定具有良好音乐素养,而欣赏群体的增加必定提升学校音乐教育的水准。

三、提升学生歌唱情感。

   音乐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反映,它所抒发的感情不是纯生理性的喜怒哀乐,而和时代、社会、民族紧密联系的情感。因此,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发掘作品中包含的各种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中受到熏陶感染,是激发学生歌唱情感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在学校每星期的升旗仪式上,学生演唱国歌时,大家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形式而已,面无表情,声音无力。这些学生从小学唱到中学,为什么还唱不好呢?我想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体会到歌词的内容与内涵,也就没有真正体会到歌曲的情感。所以让学生切身感受歌曲中的内在情感,可以从分析歌曲着手。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教学的运用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黑格尔也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不管唱歌、律动还是欣赏,音乐教师都要将热忱和炽热的爱心化成感人的情愫,浸透到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教师只有充分运用“情感”这一因素,以情动情,以情施教,利用情感资源点燃学生的情感资源,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情感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歌唱水平。

、提升音乐艺术修养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所能起到的教育作用往往是最直接、最动人心扉的,它往往超过其它姊妹艺术而发挥出强大的组织力量和鼓舞作用。自古以来,无论中外,都对音乐的教育作用给予高度的注意。一个人经常接触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她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而形成健康的心灵。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所以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基本手段和中心内容,在学校审美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欣赏的美育功能,

学生不驻有创造的需要,而且有创作音乐的能力。创作活动中,教师营造好学生“参与”的氛围,强化“进入”的心理诱导,循序渐进,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力所能及,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作潜能。所以教学必须注意想象力的培养,鼓励独特见解,有意识的增加创造性内容,提倡在表达自己真情实感中运用能力,掌握技术。教师再适时予以鼓励,尊重学生的创造,由于好奇心、好胜心、驱使学生跃跃欲试的心境便油然而生,参与实践,渴求成功的良好的教学情景也就随之形成,实实在在的完成美育的一般过程,这是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也是音乐学科的特点所在。

总之,音乐教学在素质教学中直接担负着审美教育的重任。培养学生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是中学音乐新课标的核心,在具体教学中,巧妙地把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水乳交融,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会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带领学生走进音乐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

 

 

出版日期:20187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