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许玲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第一中学       许玲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贯彻和实施,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也进行了重塑以及优化。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重视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本文主要探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供相关的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信息技术;培养途径;创新能力

 

引言: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因为老师的教学观念较为滞后、以及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教学高中信息技术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要重视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使得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信息技术老师必须要站在新课改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并了解高中生的实际需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学生创新能力重要性分析

  是指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我探索能力。思考能力是指思维进行推理、分析、以及判断等跳跃性的思考行为,则自我探索能力是指对事件的本质以及情况进行理性的分析。其次,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吸取事物中好的东西,从而更好的吸收知识体系,以此提高他们自身的学习综合能力。同时,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逐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教学时代下,老师借助信息技术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此外,在运用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事物的时候,对于事物的概念要进行独特描述,对于事物的特性要进行认真评判,只有高中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够在当今时代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把新的知识化为己有,并且解决新出现的一些问题[1]

二.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策略

1. 完善教学观念

  要想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就要求老师完善教学观念。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是高考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够重视。在实际教学的时候,也没有完善和优化教学方式,还忽略了高中生的实际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可分割的,老师要充分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引导他们主动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内容上,从而结合教学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创新。比如,在讲授信息技术技巧的时候,老师就可以从运用结果出发,让中学生先认识这些技术可以做到的功能,接着再展示一些生动形象的实物,让他们认识到技术背后所蕴藏的趣味性。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就会主动对这些知识进行探究,从而进行更多的创新和应用。

2. 重视合作交流

 在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老师要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而激活他们的思维,推动高中生协同发展,让高中生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想法,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老师还要积极为高中生创造环境,多应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他们可以开动脑筋,相互理解以及争论,促进高中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第五章“音频、视频、还有图像的加工”时,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老师就要结合学生的交友情况、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等对他们进行分组,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应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制作集合作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都融入进去,接着向别的小组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就会积极的讨论,会把自己的想法有效表达出来,不仅能够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2]

3. 巧妙设置疑问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上完课以后都要总结陈词,然后结束教学。然而这样一来,信息技术老师以为学生全部都懂了,但是却不知道犯了新课改教学的大忌。和创新精神完全相反,得不偿失,所以是资源的浪费,使得学生进行机械的模仿,这样的课,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以及问题意识。在课堂上,若是想要给高中生留下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应该采取“问题链接”让他们自主解决以及自主思考,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每一节课都要给他们留下几个问题,比如:在讲解《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时候,先让学生在网页上插入动画效果,然后在进行提问:“现在的动画效果非常显眼,会影响网页的美感,我们能否将它变化一下呢?”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并解决实际的问题,无形之中让高中生从单纯的模仿变成主动的探索和创新。

4. 设置激励评价体制

  评价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相关的课程内容,来设置适当的评价机制以及奖励机制,激励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老师应该结合学生实践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还有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在创新型的评价中,提升以及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5. 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中,教学生制作和设计幻灯片的时候,发现他们制作的作品完全没有新意,在具体制作的时候也很少有交流合作。将学生作品中有亮点的作品给全班学生展示,同学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激烈的讨论了起来,还有的学生迅速组成小组进行制作,果不其然,同学们做出了非常多有创意的设计,比如,小溪潺潺、奔跑的小鹿、以及星星闪烁等。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学生非常愿意动手尝试,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还创作了很多有创意的作品。同时,还能让高中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充分认识到手脑结合以及动手操作的重要性。通过这种课堂氛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体会到只要大胆创新以及勇敢探索终会成功[3]

6. 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组织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够拓展高中生的发展空间,还能够增加高中生的视野,使得学生把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当中学会创新还有学会探索,信息技术老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搞小制作还有小发明等活动,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创新比赛。

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既是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还是当今时代对信息技术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丰富的教学模式来引导他们进行创新思考。这样在提升他们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盼.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9(2):7-7.

[2]靳泷.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05):185-186.

[3]田涛涛. 试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明日, 2019(27):0096-0096.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