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王俐梅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共兴镇小学     王俐梅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要求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是初中物理教学所追求的目标,高效率的课堂给教学带来了活力和生机。本文从构建新课标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使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效率

在多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不能不承认这么一个现实:

我们的不少学生并不喜欢学习物理,“厌学”现象十分普遍。这已不是一个学校、一批学生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界面临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下面我浅谈一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看法。

一、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双向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现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反倒会成为教育的阻力。”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但现实的农村初中物理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的产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大忌。改革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这对广大农村中小学物理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它控制不好就会使课堂变得“乱”,所以教师只有注意把握分寸,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交流的环境,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甚至各执己见的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农村初中学生具有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狭窄、反应能力较低、厌学情绪较严重等特征,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的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缺少分析和知晓。目前我们学校农村学生的家长,大都知识缺乏,大多数家长在忙于改变自家的经济状况,不懂得或无时间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没有真正懂得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观念。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初中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待那些新奇的东西非常敏感,一种现象、一个演示、一段故事、一幅挂图都会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上课时应注意适时地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分析一些具体的事例,尤其是在新课引入时采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因为从一开始上课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为后面的理解如何掌握好教材和内容奠定了基础。如:讲解压强概念时,我准备了几个鸡蛋,跟学生讲,要把鸡蛋磕破只需轻轻一下,但现在则要求用整个手掌握住鸡蛋、那么能不能把鸡蛋攥破呢?学生马上争论起来,并跃跃欲试。请来几个力气大的学生都无能为力,而当改用2个手指捏鸡蛋时,一下就把鸡蛋捏破了。鸡蛋为什么攥不破?悬念陡然而出,触发了学生的思考,教学自然就进入了探索阶段的学习。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多样化

    有很多物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滞后。但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理念。转变以往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通过初中的物理课堂教学,不但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而且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启发探究的课堂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应该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打破预设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时常不能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尤其是在科学探究环节中,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想、新方法。对于出现的这种预设之外的状况,很多教师往往采用迥避的方法处理,以便让课堂教学按自己设定的轨道运行。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依据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调节节奏,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例如,“磁现象”这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会“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在上这堂课中,当我演示完这种现象之后,有位同学居然对课本的“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提出了质疑,提出在两块磁体强弱悬殊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是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并即时作了演示,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打破了我的教学预设。面对学生的质疑,我的情绪被激发起来了。

要上好一堂课,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当前的教学改革积极倡导学生的参与,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学生的参与应以思维的参与为核心标准,并不是以课堂的“热闹度”为衡量标准。有些课堂学生看起来没有太多形式上的参与,却是在积极地进行深层思考,有其思维的参与;有的课堂教学看似热闹非凡,学生个个参与,但是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见解,思维活动只停留在浅层次上。  

四、了解并研究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来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并采用不同的办法对待学生。对于那些成绩优秀、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都比较良好的学生,教师仅仅需要指导学生具体的问题,有意识提高对其进行训练的难度,这样便能够保证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布置作业给这些学生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其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对问题进行解答,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创新。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勤奋、态度端正但是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定期对学生的学习笔记进行检查,重点例题需要精讲精练,这样能够切实帮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理解物理知识。对于那些比较聪明,但是学习的时候不够努力的学生,则需要帮助他们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并分配给他们一些较易完成的学习任务,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般采用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帮助学生慢慢提高学习效率。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课堂的容量,减少板书,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引导学生探究重点、难点问题上,提高讲解效率,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二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使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小结更具有条理性,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的内容和方法。

随着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其原因一方面是能够大大的节省教师们的板书时间,另一方面对一些理解难度较大和一些抽象 的知识点时,可以很好的刻画出动画,从而实现抽象变形象的过程。但是我认为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该注意到多媒体技术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 合,如实现板书与多媒体展示的完美结合课件形式不要过于花哨,要注意课件知识点内 容的本质多媒体内容要做到切合实际。如一些教师为了方便,很多时候都是从网上直接下载下来的课件,但是有的时候课件内容和实际环境并不搭配,所以我们尊重事实,不能生搬硬套。

总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位初中物理教师持之以恒所追求的,每位教师的做法都会有所不同,然而却应该是大同小异: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一点一滴、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效率。无论是怎样提高,都需要我们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法学法,不懈努力,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刘绍武.“讨论式”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04.

[2]唐天敏.浅析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速读(中旬),2015(7).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教育出版社



吴先生发表于:2020-3-30 22:47:50
众通法律http://www.ztflzx.com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