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大手牵小手,阅读变“悦”读——部编教材“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策略........杜倩

大手牵小手阅读变“悦”读——部编教材“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策略

            陕西省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      杜倩   716000

摘要:语文学科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有语言文字的训练,有人文情怀的陶冶,有精神世界的奠基等。一个学生如果具备了较强的语文能力,那么对于其展开其他科目的学习和今后的長远发展都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说,语文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语文能力,也是能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引导学生从朗读入手,形成一定的语感,然后渐渐地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

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其中涉及到很多知识和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个和大人一起读的模块,这一模块的内容广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作用巨大。为了进一步提升和大人一起读版块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正确理解教材安排的意图,准确把握模块的特色,真正使学生和大人一起读。

“一起读”并强调“多元活动”    

当下,一部分“和大人一起读”活动“理性指向有余,独立诵读不足”,这样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孩子们的阅读缺少个性阅读、独立感悟和多元解读。鉴于此,部编小学语文新教材背景下,强调“一起读”,但更强调“多元活动”。所谓强调“多元”字,并非随意读、任性读、自由读,而是在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中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别样的体会、读出不一样的情趣。而作为大人要做的就是,“即使孩子的阅读出乎你的意料,你也要静下心来倾听他的想法。”例如,在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中,就可以在“和大人一起读”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说故事,猜形象”——大人从每本书中选出一个形象,让孩子讲述与该形象有关的故事。对此,大人不是简单地评判孩子讲述的流畅与否,而是尽可能地倾听孩子们的声音,用心筛选那些有价值的“杂音”,切切实实让孩子们感到自己的声音被留意、被需求、被尊重。

二、指导阅读,陪伴监督    

“和大人一起读”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上的指导。因为一年级学生对于事物辨识能力不高,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会阅读到一些不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图书,这时候教师应该进行一些制止并进行正确的引导。我们在平时应该多了解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这个年龄段的读物,然后进行推荐,让学生读更适合的书。另外,教师还应该向学生讲述读书的重要性,让他们有目标有动力去阅读。有些学生平时做事总是爱分心,对于阅读时也是如此;有些学生每到读书的时候总是耐不住性子,顾盼左右,读着读着就去做其他事情了。因此,教师可以陪着学生一起阅读同一本书籍,向他们讲解书本中出现的一些道理和故事,让学生更轻松地阅读,并且缓解他们分心的情况。

三、结合班级家长实际,探索不同课型指导    

“和大人一起读”虽编撰在课内,但具体阅读实践还需要家长配合。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胜任这一角色,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做好指导。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指导方式:    

1.网络指导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等途径,给家长上一节简短的指导课,将“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栏目的要求、相关做法、最终目的告知家长,并就其中氛围营造,如何與孩子进行交流等方式进行沟通。或者在具体书籍阅读之前,也通过微信群将其要求、做法通过问题,或者视频方式进行发送,便于家长操作,以便提高阅读质效。    

2.实践体验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交流。如进行《妞妞赶牛》这一绘本阅读,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在微信群里先进行“备课”,对各种问题进行预设;接着利用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志愿者与学生一起走进课堂,开展“一对一共读”,其余家长作为观众进行听课。这种阅读体验,不仅便于提高家长共读水平,而且还能推促学生由陪读逐步向自读过渡。

示范朗读,学者模仿

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让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和大人一起读实施的时候,大人应当进行示范,先向孩子朗读一遍,这样不仅可以扫清文章的文字障碍,为孩子情感体验做铺垫,还能够引导孩子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味,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阅读。以《阳光》整篇阅读文章为例,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阅读卡:请您先为孩子朗读以便《阳光》,之后让孩子独自朗读以便,您注意倾听并做好记录;孩子朗读之后,请您根据记录的情况,及时纠正孩子朗读不足的地方,并对孩子进行积极的鼓励;最后,再让孩子尝试朗读一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这样的朗读形式将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奠定坚持的基础。

五、形式多样,情景演绎

学生在学习和阅读阶段总是有着很多奇妙的想法,并且他们一般都比较好动。学生在阅读完一本书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用舞台剧或者情景对话的方式来演绎书本中一些比较重要和精彩的情节。有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来一场有趣知识记忆比赛或者是诗歌朗诵比赛,看看谁记忆的知识更多,谁的朗诵更精彩;一些有着奇妙想法的同学,教师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一起分享与讨论。适当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们将内心奇妙的想法通过绘画的方式描绘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完成他们心中的奇妙想法,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大人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氛围。

、演绎故事,获得情感体验

情感对于阅读的重要性非常大,具备良好的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情感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语,他们几乎不懂什么是情感,也不知道什么是情感体验。但是,在和大人一起读的模块,大人应当要有从小培养学生阅读情感的意识。在实际的一起读过程中,大人需要帮助孩子分析文本中的角色特点,创设特定的阅读情境,让孩子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扮演其中的角色,获得情感体验。以《夏夜多美》为例,大人可以创设出“夏夜”的情境,让孩子扮演小蚂蚁,大人扮演小蚂蚁的朋友,然后进行肢体语言丰富的对话,让孩子感受到夏夜的魅力。

总之,让孩子和大人一起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大人及时帮助孩子扫清阅读障碍,大手牵小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阅读,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指导孩子有感情的朗读,在长期坚持中,孩子从不愿意阅读逐渐到愿意读,并最终走向喜欢阅读、热爱阅读,使阅读成为悦读。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