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阈下初中历史教学理念及方式的创新探索 四川省南充市华凤学校 张玉兰 637000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中心的讲授制教学法已经不能够满足能力发展的需求,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新课程理念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传统教学必须进行创新,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发展要求。本研究从教学原则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创新、创新性师生关系、创新型教师队伍等方面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中历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模式创新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参与到课程教学中。随着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我们也能够看到教学改革对实践教学的影响,更多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渐的被应用到教学中,越来越有趣、现实、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材料正改变着的学生对于课程的认知。新课程理念下也应该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以不断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的深入,其对于教学质量、学生素质以及未来发展等的思考也带来了教学的另一次全新的改革,对于全面的推动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程理念下也应该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以不断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一、新课程视阈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原则 1.1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培养的创新原则。 新课改的实施,其主要宗旨就是让学生从传统的教育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学习的知识是多方面的,这也就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渠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各种历史知识的不同性质以及不同特征的学习,让学生自己设置不同的情景模式进行历史情景再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等,在课堂上渲染出当时的历史朝代的氛围,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角色,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表演,从而增加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1.2、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创新原则。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是课堂上绝对的权威,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新课改的实施,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建立学生与教师互动的良好关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学生通过和教师的交流,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下学期《巴黎凡尔赛体系》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为什么在这两次会议中,中国作为战胜国主权却没有得到维护?”在学生讨论后得出“弱国无外交,实力是外交的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教师继续引申“那为什么现在我国在世界上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学生讨论后得出“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1.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的创新原则。 教育的宗旨中的树人,就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素质是第一位的,能力次之。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也是以此为基本出发点的,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改变考试论的教育思想,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制约。在教学中,侧重于学生思想教育,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去影响学生,去教育学生,最终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者。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学期《侵略与反抗》的学习中,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发生,了解毒品对国家、对人民的危害,让当代初中生树立远离毒品,远离不健康生活的人生价值理念。总之,创新教育是时代和历史赋予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创新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达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者有机统一。”历史教师必须当好“学习指导者”和参与者、组织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逐渐自主营造创新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历史,认识历史的观点、态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视阈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理念 2.1、创新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 在初中历史教学观念上,教师能够转化教学位置,开放学生的思维与潜能,能够让初中历史课堂中充满活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出相关历史教学情境。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对学生给予引导、点评,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通过提出相关历史教学问题的方式,设置课堂教学悬念,以此来吸引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注意力,不及能够抓住课堂中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也可以激发初中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将历史课作为对史料的简单罗列,不仅要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也应该将学生作为历史的见证主体,使学生对历史有深刻的认识。初中历史教师要与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意识,不断改善师生关系。 2.2、创新教学观念模式,优化教学情境。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之中,可以落实、讲解基本历史知识,创新教学理念,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行为渗透和教学影响,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学生思考历史问题印象,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如讲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的时期,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去记住派别知识,分别有大资产阶级以及雅各宾派,还有热月党人等知识,要求学生记成“大鸡鸭,热都拿。”,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趣味。基于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自我教育的能力,“鉴古知今”,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师应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走入宽松、平等、自由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身心发展、思维方式等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可以展示自身的平台,给出正确方向引导,使课堂充满活力。 2.3、运用现代化技术教学,创新教学手段。 对于新课程理念下,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结合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短时间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材料,调动初中学生的感官与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初中历史创新教学中,可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优化历史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故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创新中,老师可以向学生定期的开放现代化教学资料网站,基于新课程理念,老师能够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为其实施创新教学。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初中历史教学条件,积极运用现代化技术中的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历史教学;利用组织网络组织教学,开发以及制作初中历史课件,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的认识。 三、新课程视阈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方式 3.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有利于降低课堂教学难度,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其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地位相对被动,主动性不强,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只有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创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再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探究式教学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理念,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主动精神,也有助于教师做好教学引导。 3.2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在现时代的浪潮下,历史老师必须摒除那些旧的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标下,更注重有生命力的课堂。所谓有生命力的课堂就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自己主动学习,在任何时候,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合理地分配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彼此间的合作来完成老师的任务。在此期间,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表演,然后让其他小组的学生来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让学生树立了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3.3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 模块化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优势明显,能够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水平。模式化教学主要就是指,教师将初中历史教材分成若干个模块,分成模块进行教学能够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将清代历史知识集中起来讲授。由于清代名人较多,历史事件也较多,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多个教学模块,让学生集中起来学习清代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规律,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也不再畏惧,通过抓住规律,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新编教材的使用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要求我们在吸取传统教学方法精华的基础上,抛弃陈旧落后的理念,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长和快乐。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历史教学,基于新课程理念,进行创新教学,教师对学生的管制越松,学习自由度越多,自主学习途径越足,就越方便学生进行学习,甚至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提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以及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 吕杨.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浅谈[J].河南教育.2005.08. [2] 罗红.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J].西部科教论坛.2009.10.
|